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秦五百年> 第18章 崤函通道(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8章 崤函通道(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起点文学新笔趣阁ddxsku雅文小说
  

  项羽道:“哼!暴秦没多少男人了,就算有函谷关又如何?我定要拿下函谷关,攻破咸阳,把子婴烹煮了,把全部替他卖命的人杀光。”

  就算有巍巍雄关,一旦楚军发动进攻,秦军终究会有伤亡,就算攻城一方伤亡大很多,但秦军毕竟没多少人来牺牲了,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上将军,我愿出战!”

  “上将会,派我出战吧!”

  “上将军,我愿领兵攻城,定拿下函谷关!”

  在场的武将们都十分积极,纷纷请战。

  章邯则是一言不发,范增让他劝降孟通,他已经做了,已经有了交代,很不愿意再给领兵秦军交战。

  等众将发言完毕后,老谋深算的范曾说道:“以往东方六国数次合纵,皆被函谷关阻挡,就算秦国没多少男丁了,要拿下函谷关,我们还得要死不少人。也不能全部死的是楚军,便宜了其他五国,得让他们出出力。”

  随即,项羽再命人通传,让各国军队的统帅明日前来议事。

  ————————

  崤函通道,是连接关中和中原的最重要通道。

  子婴和三千骑兵们,沿着崤函通道一路向东。

  崤函通道北临黄河,南依巍巍崤山,因其沿线主要穿行于崤山之中,并在关键节点上设有函谷关,故称为崤函通道。

  在路途上,子婴数次见到了黄河。现代的时候就记载着,战国时期黄河水位比现代时高很多,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果然如此。

  自西汉以后,黄河水位开始逐渐下降,到东汉时期,黄河逐渐裸露出河滩,稠桑原北面的黄河滩逐渐可通行车马,函谷关逐渐失去了它的战略价值,在东汉末期,东汉朝廷在函谷关西边建造潼关,取代函谷关的地位。

  初四中午,队伍抵达了稠桑原,函谷关就在前方了。

  函谷关之险,险就险在它是一个“塬”字,它是稠桑原上的一条裂缝。

  这个稠桑原北侧紧靠黄河,峭壁绝立,南侧连接秦岭,塬上松柏密布,桑林丛生,根本无法通行。只有在塬中央,有一条雨水长期冲刷而成的裂缝,可以穿塬而过。

  这条裂缝叫做函谷道,在裂缝东侧入口处建立一座关城,用来扼守函谷道。

  函谷道长约十五公里,宽度最大时只有十米,最狭窄处仅有两三米宽,正可谓“车不分规,马不并鞍”,函谷关之命正因关口深险如函而得名。

  从这里到函谷关,道路夹窄很多。

  子婴命人先赶往函谷关,通知守将孟通准备迎接。

  休息一刻钟后,三千骑兵、六千匹战马,分成长长的队伍,放慢速度行进,只是比步行速度略快而已。

  一路上,子婴再仔细观察着函谷道,时而仰望上空,谷深五十至七十米,两侧坡度四十至八十度,谷底有蜿蜒道路相通,崎岖狭窄,空谷幽深,如入函中置身于其中,如入函中,关道两侧,绝壁陡起,峰岩林立,地势险恶,地貌森然。

  走到最夹窄处时,骑兵和战马,只能逐个通过。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