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义宾继续说道:“这绝不是简单的多几具掷弹筒的问题!而是鬼子多出来的这几具掷弹筒就足以摧毁我们的整个火力体系!”
会场干部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他们个个都是征战多年的老革命,带着部队在战场上与鬼子作战时就没少吃过掷弹筒的亏,于是就七嘴八舌的说开了:
“掷弹筒这玩意是被鬼子玩出花了,能打五百米,再加上鬼子训练有素,那是一打一个准!”
“是哪,鬼子先用掷弹筒敲掉我军机枪,机枪炸没了再用他的机枪压制我方机枪,一层压一层……最后原本就处于火力弱势的咱们就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咱们由于装备差只能采取集群冲锋,但鬼子那掷弹筒杀伤半径却有八米,一炸就是一大片……”
……
干部们说的没错,掷弹筒的存在使八路军与鬼子作战时往往会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
不冲锋不行,火力完全被压制只能被动挨打。
冲锋也不行,人员会被鬼子的机枪和掷弹筒大量杀伤。
冲锋也不是不冲锋也不是,于是一打起仗来几乎就是用人命在跟鬼子硬!”
李云龙脸上挂不住了:“首长,下回你直接让小东北说不就得了?”
干部们忍不住笑出声,气氛立时就缓和了不少。
这李云龙天生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任何时候都不把困难当一回事,对缓解队伍里的悲观情绪倒是有些帮助。
王学新起身将“掘壕渐进”的战术说了一遍,然后总结道:“这战术只适用于有斜度的高地战,平地就不灵了。而且两军要是临时撞在一起也来不及构筑工事,这办法不具有普遍性!”
干部们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丁伟起身说道:“我一直在考虑,我们可不可组建一支神枪手部队,专打鬼子掷弹筒?”
“那不行!”李云龙想也不想就否定道:“先不说我们部队缺神枪手……”
“缺神枪手可以培养嘛!”丁伟不甘示弱。
“掷弹筒射程可是有五百米!”李云龙反对道:“要培养能打五百米的神枪手,那得消耗多少原装子弹?我们打仗的子弹都不够,能有这么多子弹训练?”
这么一说丁伟就没声音了。
“更何况!”李云龙补充道:“鬼子那掷弹筒都是从天上绕着弯打过来的,鬼子可以躲在掩体后打,咱们子弹走的却是直线,枪法再准也打不着啊!”
丁伟不得不叹了口气,承认李云龙说的是对的。
又有人提议:“那就用机枪火力压制!”
这提议马上遭到一片反对的声音:
“这不是一回事吗?”
“机枪子弹也走直线,除非鬼子不躲,否则再多子弹也打不着!”
“机枪原本就是鬼子掷弹筒的重点目标,才响几下就被掷弹筒敲掉了,哪能打掷弹筒!”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