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麒麟阁传> 第105章 麒麟阁功臣(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05章 麒麟阁功臣(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病已感慨道:“可惜魏丞相走得太早了,年仅六十五岁就离开了朕,未能见证万国来朝盛世!应该入阁,确实应该!准奏!既然你们都举荐了,朕也举荐几个人。一是故少府梁长翁,为朕谋划内政外事,又谋诛诸霍之乱,堪称良佐。如果没有他,朕早就死在乱兵刀下,社稷早就覆亡!二是太子太傅萧长倩,多次为朕谋划四夷事,平定西域,征服匈奴;又筹谋内政,谋诛霍氏,有先见之明,功劳巨大!”群臣纷纷附议。

  萧望之忙谦虚一番道:“陛下,梁少府有大功于江山社稷,他可以入阁,微臣功劳浅薄,不敢入阁!”病已笑道:“不必谦虚,应该的!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这是朕的宗旨!另外,还有典属国关内侯苏祭酒!苏祭酒被困匈奴十九年,坚贞不屈,忠心可昭日月,堪为世人楷模!不仅展示了个人宁死不屈的气概,也彰显了我大汉国威!如此忠义之士,如此忠贞不二的节操,岂能不褒赞?”群臣纷纷附议。

  丞相于定国趁机问:“陛下,已经十人了,是否还要添加?”病已思忖许久,叹气道:“再加最后一人:霍氏!”群臣大惊,纷纷面面相觑。病已接着道:“故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霍氏辅佐三代,先是平灭桑弘羊叛乱,又有安邦定策之功,功劳在众人之上。虽然他的夫人毒……了皇后,他的儿子和女婿又阴谋造反,但过是过,功是功,朕不会因为霍家的过磨灭了大将军的功!让大将军入麒麟阁,为天下楷模,受后世亿兆人敬仰!”群臣纷纷高呼:“陛下圣明!”

  数日后麒麟阁悬挂十一幅画,栩栩如生。为首的是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霍氏,因功劳最大,又不善教妻育子,病已恐时人议论,命画师著姓不名,既效仿赞拜不名故事以示恩宠,又警示后人以霍家为鉴。其余人依次为大司马卫将军宣平侯张安世、大司马车骑将军龙额侯韩增、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丞相高平侯魏相、丞相博阳侯丙吉、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宗正阳城侯刘德、少府梁丘贺、太子太傅萧望之、典属国关内侯苏武。十一人都有大功,且忠心辅佐,画像悬挂,以示表彰。

  不久病已领着群臣前往麒麟阁观看功臣画像,感慨道:“麒麟阁功臣只剩太子太傅了,可叹啊,可惜!后世之臣如果能像画像上的功臣一样做个忠臣、贤臣、能臣,天下何愁不治?”

  萧望之趁机道:“陛下,如果要实现这个宏大愿望,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整肃吏治!如何整肃吏治?三个办法:一是年年派七府巡查天下,有功记簿,有罪立罚;二是官员三年一调,然后派使者彻底清查账册,有功则赏,有罪必罚;三是让百姓匿名监督,有罪必诛,有功必赏。”

  群臣议论纷纷,淮阳王刘钦兴高采烈道:“父皇,儿臣觉得太傅这个主意真好,是万全之策!皇兄,你觉得呢?”太子刘奭摇头道:“天下郡国近百,诸县上千,如果按照太傅所得做,天下官吏都要骂娘了!官员是朝廷镇压叛乱的根本,也是朝廷统治的根基,如果官员与朝廷不一心,大汉就危险了!”刘钦皱眉道:“皇兄这话不对,朝廷统治的根基是百姓,不是官员!”二人争执起来,群臣也莫衷一是。

  病已望着太子暗暗叹息,又对刘钦投以赞许的目光。为平息争执,病已摆手道:“不必争了!今日是来瞻仰功臣雄姿,不是来议事的!有事将来再议,都不要再提了!”

  外患解决,内忧平息,大汉文化开放,百家学术齐鸣。光《礼》就新出现了三家,分别是戴德的《礼记》八十五篇,戴圣的《礼记》四十九篇,庆普的《礼》等。其中戴德和其侄戴圣又被称为“大小戴”,其《礼记》也被称为《大戴礼记》《小戴礼记》。三人都是后苍的弟子,与萧望之、匡衡都是师兄弟。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