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不想上梁山> 第175章 再送温暖(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75章 再送温暖(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南派三叔
  

  这年头学生伸着头入辟雍为何?当然是为做官,难道真的是为学问!而王伦有现成的机会放在面前而弃之,确实让杨戬意动。

  他丝毫不怀疑是对方不耻与己为伍,事实上现在的满朝文武,鲜有不站队者。不是跟着蔡京,就是跟着梁师成,要不就是三皇子一系,没有谁觉得丢人。至于像宿元景这种清高的孤臣不是没有,但一个“孤”字就能说明这不是主流。

  王伦这是确实在为三皇子考虑呢。众所周知,三皇子对外的两张牌都离不开一个“贤”字:一张是礼贤下士,另一张就是求贤若渴。

  贤是什么?德行与才能!

  王伦的才能自然不必说了,东京都传遍了么。难得的是他能在盛名之下看清自己,果断地选择厚积薄发----如果能顺利通过辟雍、太学的历练,那时再外出做官,任谁都挑不出个理字来。

  妥妥的根正苗红啊!

  当然,这是杨戬想多了,王伦只是单纯的不想和他及三皇子牵涉过深而已。过了净身这道槛,现在的王伦又能想许多事了。

  但是杨戬不这样想啊,他现在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肯定不会想到,几年之后他就突然挂掉。否则,大宋的走向还真不知道。

  对王伦这样有能力、又识大体的人才,当然想笼络住。

  “也好!国家现在正是承平无事,你在辟雍多读些书也是好的…不过日常若是三皇子有事,你可得鼎力相助!至于学业,嗯…国子监的祭酒是姓刘么?和咱家却是相识,等下咱家派人和他说说看,总不至于在学里被他难为。”

  他是把王伦当作储备人才了。

  尽管他说的很平淡,王伦听了却是了然,这是秀肌肉呢。不过学里有人也确实是好,至少到时候不虞有挂科以及留级的事。

  “谢过相公。”

  他这回是真心实意地谢了。辟雍及国子监只是一条出路,但是在这个宋朝最昏庸的时代,他还没有做好随波逐流的打算,所以为官这条路并不见得妥善,只是一种可能和机会。

  最好的生活还是经商,然后成为一方首富,至不济的时候也能像李应、柴进一般成为地方豪强,也是人生美事一件。

  但是能保住一个机会当然是好。

  毕竟秀才的身份还是很有地位的,没必要撒手。当然如果学里有人,自己就有时间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了,两不耽误。

  哪怕杨戬不派人联系祭酒,他都准备自己去拜会下的。国子监祭酒是大宋学校最大的官,堪比后世清北的校长甚至还更高,如教育部长之类的。用对方的关系保自己在辟雍中的“进步”当然是高炮打蚊子,但只要打得好,也是值得的。

  只是杨戬给的越多,从他身上索取的也会越多,这个道理他在不久后就懂了。??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