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看你看月亮的脸》本来就制作的差不多了!现在这个也已经全部拍完,最慢一个星期吧!我就能把这两部MV都给你做好!”陈凯算了算进度,从容回答。
“太好了!”杨灵萱欢喜,两个MV拍了近二十天,快累死人了!但她很是期待陈凯制作出来的效果,并且她也给陈凯出了很多小主意,都是从后世各种经典MV里偷来的创意,每每让陈凯惊讶得直夸她富有想象力,更让她期待制作出来的最终效果。
接下来的日子,陈凯自然天天跑电视台,租借人家的设备,见缝插针地搞后期制作,杨灵萱也不打扰他的创作,从公司里挑出个业务员来给他跑腿打杂之后,自己便去了忙自己的事。
从数码世界返回电子技术刚刚起步的年代的人,才能深刻体会没有数字的生活是多么不便!就说电视台现在的播放技术,还是用着很原始的录像拷贝带,她就是想直接灌录成VCD,也没办法在电视上放,得让陈凯先制作成正规的影带,接下来她才能想办法给转换成VCD光盘。
录像带转录光盘,需要用到视频采集技术,杨灵萱之所以跟粤东电子研究所达成合作协议,其中一项为的就是这个技术,没有这个技术,光靠她手里头一家小小的光盘厂,一台刻录机,就只能直接制作新的光盘而已,无法把市面上已有的各种影音磁带专辑都转化成光盘。
幸好电子技术方面的研发周期都不长,很多技术只要有了思路,再借助电脑的强大运算能力帮助,很快就能搞出来!因此实际上,这个视频采集研发技术已经进入到了实验室制作的阶段,等到实验室成品做出来并测试通过,下一步立刻就可以联系投资商,将成品工业化,实现批量生产销售。
杨祚明对光盘制作技术和这个光盘刻录技术都很感兴趣,这些都是跟他的电子厂产品VCD机息息相关的下游产品技术,他感觉双方的关系就好像唇齿一般,离了谁都很难发展起来。
但是杨灵萱并不打算将这个下游技术也交给父亲,她清楚的知道,VCD机只是使用光盘为载体的其中某种产品而已!电脑才是未来光盘被大规模使用的关键!所以,别看光盘的生产成本比生产电脑或者VCD机都要低,利润微薄,可那数量堆积起来,却是了不得的庞大!
二十世纪末期什么技术最赚钱?当然是数字技术!
星光公司研发部电脑房,六个年轻的程序员都在认真工作,每两人占着一台电脑,紧张的分别作着图形操作界面的各个分区板块的建立和完善工作。
经过他们将近两个月加班加点的努力,这款被命名为“World1.0”的,基于386硬件配置基础的英文版操作系统已经具备了初始的雏形,正在按照杨大老板的要求,往上添加一些实用软件,比如纸牌、扫雷等小游戏,还有一个叫做“我的文档”的文件夹里的文件创建保存删除功能、记事本功能等。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