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还有什么好说的,韦宏华大喜,立即派了技术人员和车子来,将两机器抬上车,拉回了宏华重机,还特地腾出了一小厂房,用来存放和拆卸机器。因为杨灵萱说了,这两机器都是从发达国家收购过来的人家不要了的旧机器,不值几个钱,所以不必怕损坏,尽管拆!
下手拆的胆量是有了,可宏华重机的技术人员还是很珍惜接触这种高科机械的机会,每拆卸一个零件下来都要画图、标位置、记步骤,一丝不苟,就怕将来修好了装不回去。
真要能把里边的技术都吃透了,修好这么一台机器,那换回来的价值可高达几十万美元!还不止,根据研究资料共享原则,他们宏华重机往后说不定就可以靠着山寨这样的机器,致富发家!
就在众人的翘首企盼中,日本人终于携带港岛星宇公司赠送给星光公司的雷欧音棚设备抵达陀山,住进了星光公司斜对面的福川大酒店,就是上次杨灵萱召开订货会的地方。
光有这套雷欧音棚设备,也就偶尔能就着电子器乐玩玩自娱自唱,真想派上专业用场,还得建专门的隔音房,才能灌录唱片或磁带,这点杨灵萱早有预料,事前就在市内原来作为星光公司办公处租赁下来的地方二次装修出了一个录音棚,楼下原来的业务处就此变成广告部。
一切都很简陋,但是没办法,公司发展太快,而购买地皮建筑属于自己的总部大楼需要时间和金钱,杨灵萱更是野心勃勃,想把星光公司发展成星光集团,把各个部门都分拆成子公司。为了这个大目标,公司需要投钱的地方不少,只能把钱都花在刀口上,暂时没有余力来粉饰门面。
货到当天,杨灵萱就让两日本人动手,当面给她检查和演示了一遍雷欧音棚设备。刘膺华知道她想修好这套设备,派来的日本人都是搞音响技术的,玩起这套设备来动作很是熟练。
检查并演示完设备之后,两日本人告诉杨灵萱,这套设备损坏的地方很多,很多配件需要更换,比如收音的麦克风、比如电子乐的处理芯片,比如音频线、重低音喇叭等等,这些配件去雷欧公司倒是有得换,不过价格都非常昂贵,林林总总加起来,修理它还不如重新购置一套划算。
杨灵萱并不和两日本人多说,只让他们把需要拆换的损坏器件都拆下来,列出清单,由她来负责寻找替换品,而某些虽然没有损坏,但体积够小的器件,杨灵萱也让他们一并拆了!
完了杨灵萱将清单一分为二,少数几个体积较大的,都交给了谢小惠陪日本人去找国内的厂商购买或订造替代品,绝大部分体积小的,她自己带回了公司董事长办公室。
做什么?这是不用说的,她再次利用中午人人下班回家休息的间隙,启动机器,将所有光塑机体积能容纳的各种器件都重新做了一个出来,一模一样的外形,却拥有更好的架构和材质!
第二天,她又暂停修复音棚这件事,带着研发部方加元新招的两技术人员一起,去了宏华重机。光刻机和注塑机都全拆了,只剩一地的散件和厚厚一大叠图纸。那些比较大点的散件,以宏华重机的能力倒是不难做出来,难的是需要精密制造的部分,宏华重机就算知道了怎么制造,也造不出来。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