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还算容易的,以国人的聪明,稍加点拨就能悟道,仅仅一年时间,他们就从中受益良多,各种高新技术的研究便如同走上了快车道,只要他们沿着正确的路子走下去,就绝不会落后太多。
难的,是基础工业,是整个工业体系的落后!从设计到制造,从制造到量化生产,中间涉及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单是为了让大陆也能造出符合要求的电脑硬件,杨灵萱就绕了好大的弯子。
她低价收购发达国家报废损毁的相关高端机器,用光塑机制造出来的零配件把机器都修好了,再收购港岛相关的厂商,将这些修复好的高端精密机器和资金投入进去,再用教材资料培训出合格的工程师和操作工人来,最后才是让这些厂商进入大陆,为她生产各种电脑硬件。
好在,西方发达国家对华技术封锁是有选择性的,他们只封锁华人没有掌握的,尚在自主研发,未成熟应用的高新技术。
对于华人已经掌握了的技术,他们就不会封锁,而是会对华敞开了销售,以质量和品牌开道,争夺华人市场,挤压华人自己的民族企业,赚取华人口袋里的金钱,有的时候,他们还会打价格战,靠数量取胜,以低价销售来扼杀华人厂商的竞争力。
这样,只要她旗下的公司工厂把具有跟发达国家水准差不多,甚至稍胜一些的电脑给搞出来了,接下去想要扩大产能,反倒不是什么难事。发达国家的同类厂商会赶来搞参观学习、技术交流,确定相关技术已无封锁的意义之后,立刻就会解除相应的禁运条例,到时候,华人便可以用比较合理的价格,大量从发达国家进口各种各样的制造设备,建立起更多的生产线来。
若非如此,她想做事会面临的困难还要更巨大。
所以说,一个人做事,远不如一众人做事,一个人牵头,顶多不过带起一个团队,哪怕这个团队有上万人,对于一个大国来说,仍不过是沧海一粟,想要推动历史的车轮,靠这么点人,根本不够看!
怎么才能让更多的国人觉醒,跟她一起来努力?杨灵萱觉得,除了普及高新科技的教育外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而且这个高新科技的普及,还必须挑人,挑那些天才型高智商的人来学习,并且这些接受了超前科技知识的人,还必须得对自己的家国有爱,有原则和底线,不会背叛她,背叛家国。
杨灵萱念头一起,再也遏制不住,就在脑子里跟缪儿细细讨论起来,她要努力寻求着最稳妥的办法,预备就靠着现有的星天公司和星光公司,现有的资金和一些初步的电子工业基础,来尝试召集一批国内符合她要求的各界精英,传授给他们知识,将他们捆上自己的战车,共同来发展将来。
就这么的,杨灵萱面无表情沉默了一路,赵洁莹不知道她是在跟脑子里的生物智脑激烈的交流,还以为她是在对那个叫肖咏的木头医学博士不满,这是人家的家事,赵洁莹也没办法置喙。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