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从亮剑开始崛起> 第五十二章 李大团长的叮嘱,与这可能么?(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五十二章 李大团长的叮嘱,与这可能么?(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ddxsku雅文小说南派三叔新笔趣阁81中文网
  

  “借助这些技术资料,昨晚我和总部兵工厂来的那几个专家组织了攻关,早上就确定具体问题了,昨天是工人不熟练,加工出来的材料纯度不达标。”

  “明天就能正式开工,不过咱们工人不熟练,这生产线对工人要求还挺高的,现阶段需要总部来的技术专家盯着才行,一开始只能每天产出一百多公斤炸药。”

  回想起总部过来的那十几个技术专家看到生产线和设备之后的激动,以及一连串‘这不可能,这是怎么做到的,居然还能这么做,’,赵刚意识到,陈老板给的生产技术,工艺,以及所谓简易生产线,可能比他预计的还要先进的多的多。

  这个简易生产线,和他想的‘简易’可能不是一个意思。

  这批专家,有人在国外大厂干过技术骨干,甚至有人是化学博士,眼界还是有的,能让这群人全部惊骇,可见这技术的不凡,为此赵刚还加强了技术的保密措施。

  “给我留三百五十公斤,我十天后要用,其他的都送去张万和那边吧,不枉费这小子把他那里的化工技术专家都送过来。”

  李云龙笑着说道。

  从张万和那边来的几个化工技术专家,何止是技术底子不错,这些人,在之前几乎没有任何专业设备,严重缺乏原材料的情况下,土法生产出来少量黄色炸药。

  “好。”

  赵刚点点头。

  他们这边武器弹药都是陈老板那边弄来的,基本不需要这批炸药,如果不是简易生产线需要那位大师傅经常检修,他都想把设备送去后勤部那边了。

  “建造工厂这事,比我想象的要难不少。”

  赵刚突然笑着感慨了一句:

  “大规模生产中遇到的问题非常多,工人的培训和管理,质量的控制把关,比建设大队修公路可难多了,虽然原材料上,年底前满足日产三十吨不是问题,但今年实际产能,最多能达到三到五吨每天。”

  “除非有个化工类的大师傅。”

  修械所之所以能蒸蒸日上,发展迅速,核心在于那位大师傅,不仅仅技术方面顶尖,会教学生,会培训工人,管理方面也是一把好手,赵刚和孙德胜负责管理修械所,两人遇到问题就咨询大师傅,几百人的修械所井井有条,没有任何问题。

  “这其实是个好事。”

  李云龙微笑着说道,语气带着认真:

  “一年两千吨炸药,小鬼子只会派飞机持续轰炸,然后慢慢组织兵力从地面进攻,要是年产一万吨,那就不一定了。”

  随着独立团越来越强,自然的,李云龙眼界也越来越宽,他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多,思考的东西越来越,再加上平时和陈凡吹牛,听了一些有意思的理论,结合实际所见,如今的李大团长思维和三年前完全不同。

  “这话说的没错。”

  赵刚点头赞同。

  “嘿嘿嘿···”

  突然,李云龙笑容一变,变得腼腆,然后拿出了一本书,走到赵刚面前:

  “老赵,来给我讲讲,这些话是啥意思?我有点看不懂。”

  本来打算赶人然后继续看书的赵刚眉毛一挑,接过书一看,发现是一本炮兵类书籍,主要讲的是炮兵操控和瞄准、指挥,尤其是看到书里面还做了不少笔记,差点没控制住表情:

  “你小子这是吃错药了?”

  团里学习氛围很浓郁,不少人一有时间就抱着书啃,但这绝不包括李云龙,这家伙现在识字已经没有问题了,但绝对不会这么潜心研究专业书籍。

  即便是炮兵书籍。

  “嘿嘿嘿···”

  李云龙老脸微微一红,随即马上恢复:

  “我寻思,咱们今后必然和鬼子还有一场血战。”

  “现在部队发展速度快,规模也越来越大,好装备越来越多,好几个炮兵连,防空连,汽车运输大队,今后还有坦克,想要在战场上发挥这些装备的全部力量,我这个负责指挥的团长确实得学点知识了。”

  “是么?”

  看着一脸认真的李云龙,赵刚深表怀疑。

  虽然这逻辑合情合理,没有任何问题,但他可是看到了之前的那一闪而逝的脸红,而且这学习的深度有点超乎想象,都和炮一连连长岩盛有的一拼了。

  “你他娘的,到底教不教!”

  李大团长生气了。

  “哈哈哈···”

  赵刚当即笑起来:

  “教,我教。”

  炮兵技术,难道是·······赵政委想起了不久前发生的那一件事情,那次是在重建团部的时候,顿时,赵刚看李云龙的眼神都变了。

  不过李大团长沉迷于知识的学习中,没有注意到。

  ······

  几天后。

  北平。

  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内。

  岗村宁次看着吉本贞一送过来的情报资料,回想着吉本说的话,手指敲着桌子,陷入了沉思。

  “独立团在组建年产一万吨以上的炸药厂!”

  “吨?”

  他皱着眉头,重点在吨字上咬了咬重音,随后摇了摇头:

  “这绝对不可能。”

  近期他确实收到消息,八路军在大规模搜集桐油,并扩产食盐,煤炭,准备组建炸药厂,但当时没有多在意,认为只是一个手工作坊而已,一年制造不出来多少炸药。

  年产一万多吨,在世界上也算大型炸药厂了,帝国单个达到这种产能的炸药厂也只有两个而已。

  这种炸药工厂需要大量技术人员,需要数千工人,还需要上游原材料供应,涉及到数万人的大型产业链,世界上能单独组建这种炸药厂的国家不超过十个。

  没有任何工业基础的八路军所谓根据地,组建出年产一万吨的炸药厂?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