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回到明朝当朱标> 第415章 落汤鸡梁国公(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415章 落汤鸡梁国公(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起点文学南派三叔
  

  胡惟庸有了事情做,立刻高兴的离开。

  御书房大臣所剩无几,朱标安排小黄门元宝在门外侍候,转身对韩宜可勾了勾手。

  御案上奏疏只剩大臣问候的奏疏没有看,这种是最好处理的,朱标处理起来也很快。

  “宜可,组织年末的检查组去各府清查,在街道司,邮局,合作的镖行,幼学,县学几方面,好好的查一查。

  各府县收粮卖粮价格,要看看是否公道。

  组织一批人,海务局,盐务局这些,织造局也不要漏了,出一点岔子,孤拿你是问。”

  韩宜可点点头,起身上前帮朱标磨墨,把桌面的奏疏一起整理出来。

  皇明卫馆可以下达政令,只不过朝廷的底层都是宗族士绅组建起来的,总有些残余影响政令。

  有官员上书,说清除宗族士绅的势力,但至于该不该,朱标自有判断。

  宗族士绅这些,都是靠着血脉姻亲联合的,这两年,他们也很规矩的配合乡里的皇明卫馆,安分守己的过日子。

  如今除了科举取士,还有科技取士。朝廷又拨了款支撑着各地的府学幼学,对于百姓和士绅宗族来说,都能享受利益。

  朱标有大半个月没去明商局看看,这些日子太忙了,他有时候就在文华殿歇着。

  醒了继续忙着给北方安排。

  想到沈知否肚子越来越大,便决定去看看。

  看奏疏说,今年的商税比去年的翻了整整三倍,最主要的还是北方不断的兴建。

  这件事他倒是该谢沈千城,不得不说,商头的势力还是有很大作用的。

  十月时,朱标跟老朱经过了商议,在西安府和北平府,各建了国子监和国士院。

  这样做,是为了让北方的士子安心,这样南北都有国子监,和国士院。

  百姓们只觉得,朝廷视南北为一家,十分公平。

  山西建了明商分局,各大赈灾仓也都完备。

  出了奉天门,朱标刚好撞上回来的临安。

  “临安!这么晚,去哪里了?”

  临安支支吾吾半天,红着脸说了句:“太子哥哥明知故问。”

  “明日,孤就把那赵云生叫来问问,让他在浙江招募练兵,不好好守着沿海的那些府县,跑来私会大明公主,此事若是被父皇知道,大哥可保不了你。”

  朱标想到这儿,忍不住又吓唬吓唬临安,赵云生跟淮西武将守着水师军校,跟廖永忠配合的很好。

  “哥哥,你帮帮我嘛。”临安穿的花枝招展,抱着朱标胳膊左右的摇晃,又是撒娇又是卖惨。

  赵云生磨炼的很好,从山西当年的穷小子,如今手握重兵,跟几个武将携手将沿海各府县,管理的滴水不漏。

  对自己也很忠心。

  朱标并不想为难她,只是示意她不可随意去见赵云生,这些事他会安排。

  临安看朱标不说话,以为是赵云生这半年表现不好,心里暗暗的嘀咕道:这个狗东西,是不是又犯了错事?

  “太子哥哥,您是不是对狗东西不喜欢……”

  朱标眨了眨眼睛:“狗东西是谁啊?临安。”

  临安立刻双开朱标胳膊,羞的捂着脸,嘤嘤跑开。后边的侍女立刻跟上。

  看了眼旁边的小黄门,朱标吩咐道:“让赵云生下个月回水师军校时,进宫一趟。”

  小黄门明白意思,立刻点头。

  夜色沉沉,明商局点着一盏盏的灯笼,十分明亮。

  走入前院,几个办公的地方都有官员,年末要清算商税。还要对各地的经商者审查,核对身份。

  朱标示意陆忠跟刘谷雨他们退下,悄悄的靠向沈知否做事的那处后院。

  “咳咳!”

  屋子里没有人,只有两个侍女在外面,对朱标见礼。

  她不在,所以没有给他回应。

  走进后堂,看到床幔已经放下来,榻上侧着道曼妙的曲线,被子凸起一块。

  听到声音,沈知否挑眉道:“干嘛?”

  “你说呢。”

  “大半个月,想起过来了?”

  朱标冷笑道:“那你也不知道回宫!”

  “殿下出宫,也不怕危险。”

  “怕,但更怕沈选侍你太冷,今晚孤特来侍寝。”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