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七零年代小炮灰> 043 成功它妈(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043 成功它妈(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带着希望,想拖着整个世界前进。

  自幼饱读诗书的年轻人,这会儿眼眶都有些泛红,“我们将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盟友。”

  阮文笑了起来,“嗯,会有的。”

  “那咱们怎么弄这个纤维棉,去油厂、洗煤厂?”可那里不见得能有这玩意儿吧。

  陶永安又是补充了句,“还是去化工厂?”

  化工厂肯定有!

  “去实验室,咱们自己做实验,看怎么能把这东西搞出来。”

  陶永安:“……”阮文,我敬佩你是条汉子!

  这玩意儿,都能自己搞出来?

  确定不是在开玩笑吗?

  阮文走在前面,“涤纶的学名叫聚酯纤维,是聚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缩聚成的聚酯,把聚酯切片干燥熔融就可以制成纺丝,不同的工艺可以制造出聚酯长丝和聚酯短丝,再处理就是你见过的涤纶布料。”

  陶永安高考的时候,物理化学都很一般,主要是语文和政治给他提成绩。

  所谓的化学实验,他是不太懂,这段时间光是补物理知识已经让他头大了一圈。

  不过他到底是聪明人,很快就抓住了重点,“那我们现在要做的是高出这个聚酯?”

  “嗯,先把石油裂解,制造出聚酯。”

  然后再研究,怎么把聚酯纤维弄成他们所需要的棉纤维。

  而这个过程,阮文的知识储备也不够。

  只能慢慢摸索着来。

  “可是我们自己做实验,又是为什么?你是想弄专利?”

  就像是著作权那样的东西,搞出专利来吗?

  阮文苦笑,“你想多了,我只是想找到一个能尽可能压缩成本的办法,陶永安我们很穷。”

  不只是合伙的他们两人,整个国家都穷,即便是造出卫生巾来,怕是很多女同胞们也舍不得用。

  所以阮文能怎么办?

  去化工厂的确是省事,他们是省大的学生,拿着证明就能去车间看。

  但是化工厂有他们的工艺,有他们的生产任务,哪会听一个学生叽叽歪歪?

  阮文能做的,就是自己搞出纤维棉,然后尽可能的压缩成本。

  所以实验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要做的不止是纤维棉,去研究聚酯纤维,我们还得做出防水层,不然经血被纤维棉部分吸收,还是会渗透的。”

  “对对对。”陶永安拿出被他塞在兜里的图纸提问,“对了你画的那一片灰灰的是什么?”

  “背胶,不固定住的话,还是不方便。”

  陶永安想象了一下,“你考虑的可真周全。”

  原本他是想狠狠夸赞阮文一番的,可是说完又莫名的伤感。

  之所以考虑周全,是之前遭了很多罪吧。

  “好啦大才子,咱们别伤春悲秋了,去跟我做实验去,我需要你帮忙,这才是正经事。”

  阮文可不想一再打击陶永安。

  尽管,她自己也被一再打击。

  实验哪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阮文上辈子虽然是理工科,电气自动化,但和化工挨不上啊。

  基础知识倒是牢靠,但想要搞出东西来,就只能屡败屡战、越挫越勇。

  单是裂解石油,再化学加工搞出苯二甲酸,就是让阮文折腾了半个月。

  阮文走了歪路,实验室的师兄提醒,苯二甲酸不易精制,可以试着用苯二甲酸二甲酯来代替。

  他们做聚酯纤维完成作业就是这么搞的,反正老师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能有产成品就不错了,哪还能指望这些学生搞出真东西来?

  阮文试了下,的确可以。

  但是得到的聚酯纤维不行。

  切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特别的粗糙。

  从头再来。

  阮文只能想办法搞苯二甲酸。

  实验室里的师兄们并不看好,有一个偷偷跟她说,“我之前看的外国报道,说他们用了好几年才提纯精制出苯二甲酸。”

  人家那是什么实验条件,他们化学系的实验室简陋的很,就连试管都得珍惜着用,摔碎了一支再想要去补麻烦着呢。

  陶永安安慰阮文,“国外搞蘑菇蛋也用了很久,咱们才用了多长时间?放心,我相信你。”

  虽然离开实验室后,陶永安自己也有些沮丧——

  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阮文,他们很努力。

  一三五来化学系实验室,二四六去机械系的实验室忙,而且平日里还要再搞翻译挣钱。阮文学习好还要帮着专业里其他同学答疑解惑。

  一天二十四小时压根不够用。

  可这样,还是没能取得突破,他看着阮文的笑容越来越牵强,却不知道该如何安慰。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