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七零年代小炮灰> 033 修理人(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033 修理人(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这可真是陶永安会说的话。

  阮文笑了起来,“能。”

  “那就成。”

  他答应的风轻云淡,仿佛不过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件小事。

  两人都笑了起来。

  阮文的笑意更浓,“你打算接哪几本书?”

  干工厂那是日后的事情,现在嘛,挣钱。

  阮文和陶永安在这件事上想法出奇的一致。

  提到要翻译的书,陶永安来了精神,“有两本是杰克·伦敦的,不过篇幅太短了不太合算。还有一本是《傲慢与偏见》,这本书我看过好几个翻译的版本,不过建国后翻译的少,这不出版社就想着重新翻译一下。阮文你看过没?咱们图书馆里好像有英文原版。”

  看过。

  达西先生是多少女孩子的梦中情人啊,中学时代的阮文也想过一两次,什么时候能遇到自己的达西先生。

  是典型的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剧情,小言的姑奶奶。

  时代背景和立意,甩出了后世的网络小言几条街。

  阮文理所当然的回答,“没有。”

  “那你可以看看,要不咱先试试这个?其实这本书蛮好看的。”

  对阮文来说,翻译从来不是难事。

  只不过太快了也不行,会惹人嫌疑。

  毕竟她们的课业也十分的紧张。

  在短暂的适应期后,77级的新生们迎来了繁复的课程。

  单是专业课,已经让一群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们吃尽了苦头。

  而更让人头疼的,还是英语和数学。

  很多学生,压根不会说。

  这一代的学生们,尤其是老三届高中生学的多是俄语,早就过了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现在要从头开始学英语。

  从最基础的发音开始,省大校园的清晨,都是那朗朗背诵声。

  另一个老大难是数学。

  高考时就有学生交了白卷,也有不少数学只考了十几二十分的学生,这些被录取的学生数学有好有坏。

  抛弃了《工基》和《农基》,开始学导数求极限,每堂数学课对于授课的老师们都是艰难的战争,过去几年他们的教学一直断断续续,数理化更是被一再批判,想要系统的教学生们,太难了。

  同样从零开始的还有学生们。

  课上听不懂,只能下课去问其他同学。

  阮文是整个化学系最受欢迎的学生。

  高考成绩高,入学的专业课摸底考试又是考了满分。

  就连老师们都说多和阮文同学讨论问题,有了这金牌令箭,同学们纷纷拿着习题册来问。

  阮文只能放下手里的《傲慢与偏见》,和同学们苦战在书山题海之中。

  好在她帮忙后同学们也格外的仗义,到了体育课和劳动课时,都把最轻快的活留给阮文,生怕累着了这个化学系的智多星。

  前世的时候阮文的大学生活很忙,学习、兼职,和同学们的关系处的并不算是很好。

  曾经错失了的同学情,这会儿倒是感受到了。

  “阮文,要不要喝点水?你站远点,别扬了你一身土。”

  班长把水壶塞到了阮文怀里,继续去松土了。

  这年头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课必不可少。

  第一次劳动课,是挖电线杆的坑。

  一路过去十多里,一路挖坑。

  化学系新生们扛着铁锹忙碌起来,去的路上三个班的班长就安排好了,分工落实到每个同学头上,到了阮文……

  “你就负责给同学们送水吧。”

  所谓的送水,就是站在那边,抱着水壶,谁渴了,把水壶送过去。

  至于这水壶,来的时候男同学背着,阮文两手空空十分清闲。

  其他专业的女生一旁里打下手帮忙,事后隔壁宿舍的埋怨了好几句,觉得阮文不干活。

  薛亚男特意安慰阮文,“别往心里去,她们是吃不到葡萄不吐葡萄皮。”

  阮文被舍友逗乐了,自从向曹丹青请教问题碰壁后,薛亚男死了心,这段时日里一直上进的很。

  就是这人不太会跟人吵架,一着急就说错话。

  今天是开学后的第二次劳动课,下乡……乡村帮老乡们松土除草。

  阮文曾经对化学系77级的六十八名新生做了归纳分类。

  化工设备专业是老生班,所谓的老生班就是老三届高中生,26个学生中年龄超过三十岁的过半数,还有几个跑步奔三,其中有两名妈妈级选手。

  非金属材料专业二十五人,大龄学生有六人。

  至于阮文所在的高分子化工专业十八人,年龄最大的是班长张爱国,现年24岁,他是地道的农家子弟,知道高考的消息后迅速投入复习之中,最终如愿被省大录取。

  最年轻的……行吧,阮文是最年轻的,也是高分子化工专业唯一的女生。

  其他几个女同志看阮文在那里站着,忍不住嘴了一句,“高姐你刚出了月子悠着点,不行就学阮文嘛。”

  化学系77级一共就这十个女生,高明月最年长,两个孩子的妈。

  她之前在一家塑料厂工作,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时正身怀六甲,进考场的时候挺着个大肚子。

  成绩出来后没几天孩子也出生了。

  为此高明月给儿子起了个小名叫高考,十分有纪念意义。

  她其实早就出月子了,只是这会儿涨奶难受,每天都要喝苦兮兮的中药抑制奶水,在一群学生中又显得格外的辛苦。

  今天劳动课,高明月反倒是觉得没那么辛苦,大概累了就不觉得涨奶难受了。

  “不碍事的。”抹了抹额上的汗,高明月继续锄地。

  她三十大多的人,还能瞧不出小姑娘家的心思?拿自己当枪使呢,她没那么傻。

  三个班的活都是分配好的,高分子专业就阮文一个女同学、独苗苗,人家男同志怜香惜玉不舍得阮文干活,酸人家这个有意思吗?

  阮文笑了笑,背着水壶,跟在后面捡锄掉的草,有些杂草生命力顽强,你不把它丢出去,它都能直接秽土重生。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