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先生,那位王翠花女士就是住在这里,您稍等我去敲门。”一位随行的中年男人很是恭敬的说。
杨老先生看着大门摇了摇头,“不用了,家里没有人。”他有些遗憾的叹了口气,“麻烦张同志帮我去邻居们家里问问吧!”
张同志这才注意到大铁门的大锁头,心里暗恼自己光顾着照顾这位老先生,从而忽略了这个大锁头。
而杨老先生的孙子,那位看着十八、九岁的少年却不屑的撇了撇嘴,这位张同志太能溜须拍马,这一路上恨不能背着他爷爷走,生怕他爷爷再像之前那样大病一场,哪里还顾得上看这家里有没有人?
张同志看了看旁边同样大锁头当家的大铁门,往里走了走,看到院子里有人进进出出,忙过去打了声招呼:“同志你好,我想问一下……”
他指着老太太住的院子,“您知道这户人家住着的那位王翠花女士去哪了吗?”
那人显然没听清:“谁?王翠花?没听说过,不认识。”
旁边那人说:“他问的是杨老五他妈吧。”又指点这位张同志:“你找杨老太太啊,说什么王翠花,那没人认识的。”
张同志忙点头:“就是这个院子的。”
“那就是她没错了。家里没人吗?去菜市场了吧?你们要不去这户人家问问,是她儿子家。”
张同志忙道:“这户人家也锁着门,王……噢,杨老太太的儿子也在京都吗?他叫什么你们知道吗?”
“当然在了,不然她来京都扑奔谁啊?”
“那,老太太的爱人在吗?”
“没了吧,当初来的时候就没了,要不也不能大老远的从农村老家来奔儿子,老太太也是个苦命人,听说好几个儿子,老大也没了,她是带着孙子过来的。她这小儿子有本事,有钱,手底下有好几个食品厂,不是他自己的,是他给他哪个哥和嫂子管的——”
碰上了个健谈的,张同志问了半天也都不知道这一家子都去哪了。
他回来和杨老先生回话,正巧杨老先生正在问一位大妈,“……回老家了?一大早走的?噢,我们是亲戚,过年了来看看她,没想到她回老家了。”
杨老先生有些失落,这快过年了,火车上人多,老家又是农村,家里人拦着他不让他这时候往老家去,看来得等到过完年才能见到人了。
哪怕当初闹的不愉快,时隔几十年,能再见亲人他也是十分激动的。
另一位三十几岁的中年人扶住他,“爸,你先别激动,咱们已经回来了,不差这几个月啊!”
大妈问他们:“你们和老杨太太是啥关系?”没想到这老太太除了有个有钱的侄子有钱的儿子还有看着就像国外回来的华侨亲戚呢!
“噢,她是我大嫂。”杨老先生稍稍定了定神说。
那大妈有些惊讶:“那你们来的可真不巧,她昨晚上才跟我说的要回老家,这不今一大早一家人都走了。”
杨老先生道了谢,一行人慢慢转过身往外走。
“就差这么几个小时,就差这么几个小时!”杨老先生叹息着直摇头。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