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要做门阀> 第一百九十章 先王之制(1)(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九十章 先王之制(1)(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ddxsku南派三叔新笔趣阁雅文小说
  

  所以,要解决问题,就得设计一个制度。

  想了想,张越就站起身来,看向石渠阁。

  此时,已是深夜,整个建章宫都沉寂在一片漆黑的寂静之中。

  远方的未央宫中,宣室殿的灯火,却依旧璀璨。

  而石渠阁就隐藏在宣室殿的灯火背后。

  张越很清楚,在这个西元前的世界。

  不要讲法制!

  为什么?

  因为所谓法律,不过是君王的随口之语。

  已故的御史大夫杜周就说过一句名言: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

  这也赤裸裸的揭示了法家的本质。

  在事实上来说,法家是为了君王的意志而服务的。

  所谓富国强兵,本质上,就是为了君王的至高意志能够通行于天下!

  是故,妄想靠着法制或者说立法来确立一个制度,让人不敢触犯,那是做梦!

  汉室虽然尊重法律,也有着不错的法律精神。

  然而,最喜欢破坏法律的,也是汉室了。

  即使是过去的黄老学派当政,黄老政治家们对法律的态度,也不过是——在法律没有废黜前,一定遵守。

  但废黜后就可以不管不顾了。

  而汉兴百年,律法的版本,早就修改过无数次了。

  到了现在,汉律已经变成了N。0版本。

  连春秋决狱都已经出来了。

  曲解法律,为君王意志服务,在现在甚至已经成为了很多法家官吏的本职工作了。

  所以,不能指望法律。

  因为再好的法律,也会因为君王的一句话而作废!

  而在中国,唯一有效和亘古不变的,唯有先王的制度!

  什么是先王的制度?

  三代的尧舜禹、汤文武成康。

  这些是先王。

  当然了,所谓先王之制,其实现在也差不多被人玩坏了。

  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先王的形象。

  自战国至今,诸子百家为了伸张自己的道理,打击异己,纷纷假先王之言、之制。

  搞到现在,究竟先王们的制度和道理,是个什么样子?已经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了。

  但,有些东西,却并未随着漫长的时光而消逝。

  以张越所知,至少,有一个制度,在经历了千年时光后,依然流传至今。

  ……………………………………………………

  翌日,张越起来后,立刻就前往未央宫兰台,求见张安世。

  在得到了张安世的帮忙后,张越获准进入石渠阁的文牍档案馆和兰台本身的档案馆,调阅所有与‘乡社’相关的文牍。

  所谓乡社,既官社。

  乃是最最正宗的先王之制!

  诗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又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说的就是宗周时期,官社制度与百姓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

  在古老的宗周时期,国人与贵族卿大夫之间,有着官社作为桥梁链接。

  那时候,国人的政治权利,其实已经可以媲美后世的公民,甚至比后世公民在某些地方还要高一些。

  至少,宗周的国人不开心了,就把厉王赶跑了。

  然后,召公周公,共和执政。

  而经过春秋战国和秦代的演变,官社制度发展到现在,已经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

  至少在新丰,在南陵,官社制度已经名存实亡,只有一个三老的架子在维系。

  然而,这终究是先王之制。

  是哪怕所谓的‘暴秦’也不敢废弃的圣制。

  更是中国天子威权行于四海,拥有天下的象征。

  书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其实与官社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一切土地国有化的宗周时代,在井田制的那个时代,官社就是一个微缩版的公社。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在秦代,已经奄奄一息的官社制度,在商君手里,擦了擦灰尘后,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所谓的耕战政策的耕部分,就是立足于改良后的官社。

  臭名昭著的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就是这个改良后的版本。

  先王的头,商君摸得,张越自也摸得。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