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传统的行军方式,各国都是这么做的,将骑兵作为步兵的耳目以及应急部队。
但沈兵却没说话。
魏呴不由疑惑的问了声:
“副将以为有何不妥?”
沈兵回答:
“项燕非寻常人,他定会猜到我军会前往城父增援。”
“且汝水由楚军控制,楚军随时都可以渡过汝水牵制我军。”
陈端说:
“可是副将,楚军若是渡过汝水,岂不在我军与蒙武军的夹击之下?”
沈兵回答:
“所以才是牵制。”
“他们随时都可以再由汝水撤回东岸。”
魏呴点了点头:
“楚军这么做,可以尽其所能消耗我军军力及士气,并阻止蒙武军重振旗鼓反攻城父。”
沈兵接着说道:
“而且不难猜,楚军派过汝水的还是骑军。”
“且数量可能还不少。”
魏呴和陈端纷纷点头。
沈兵这些猜测合情合理。
只有速度更快的骑兵才有可能起到牵制作用,比如机动到某地摆好阵势要战,等敌人结阵做好准备时又突然跑得没影,又或者在前方某地设伏……
步兵就很难做到这些。
之所以沈兵还认定骑兵数量不少,是因为如果骑兵数量少了,比如只派出两千,那只需要黑甲军前去应战就够了,大梁军可自顾自继续行军,于是就起不了多少作用。
因此,楚军这些骑军要能起到“牵制”的作用,首先就是要能压制住黑甲军。
以楚军的战力对阵秦军,有把握压制就必须两倍甚至三倍的兵力。
沈兵问:
“楚国骑军可会骑射?”
魏呴和陈端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
陈端很肯定的说道:
“魏楚两国时有摩擦,是以我等对楚国骑兵十分熟悉。”
“其也是与我等一般,骑射大多为臂张弩。”
这就是战国的特色。
别看秦攻魏时楚国会前往救援,其实很多时候两国之间也不和甚至还有大小规模的战争。
沈兵说:
“如此甚好。”
“我等身着黑甲不惧楚骑弩箭,而我方弓箭却可以伤敌。”
“是以我等何不以骑制骑?”
魏呴不由一愣:
“副将的意思是……”
沈兵点了点头:
“以黑甲军抢先接敌,使敌人无法牵制我步军运粮。”
陈端不解的望向沈兵,说:
“黑甲骑军可以骑射,若是与敌骑作战或能以少胜多。”
“但汝水绵延数百里,我等不知敌骑在何处渡河,又如何能抢先接敌?”
沈兵摇头说道:
“我等不需知道敌军在何处渡河,敌军自会来寻。”
魏呴和陈端闻言不由再次朝沈兵投来不解的目光,哪有敌人会自己找上门来的?
沈兵则笑着说道:
“楚军希望粮草不会落到蒙武军手里,这才全力截杀运粮队。”
“但若黑甲骑军携数百辆装满粮草的马车先行北上呢?”
魏呴和陈端两人不由“哦”了一声。
显然,楚军不会任由这批粮草落到蒙武军手里,所以必然会派出骑军来截杀。
只是这些楚国骑军不知道的是,他们才是被截杀的对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