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国风华> 第九十五章 碍于条件所限(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九十五章 碍于条件所限(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起点文学ddxsku新笔趣阁南派三叔
  

  “那上次那俩找来的记者——”

  郑建国神情再愣的问了,便瞅着点了头面含微笑的石安安露出了苦笑:“那时候我有点忙——”

  “那次是可有可无,老师说你虽然是国内最小的研究生,可已经被别的报纸报道过了,现在这次却是不同,你的发现填补了国际空白,如果能够在青年报复刊的第一版报道中刊登你的研究成果,这是再好不过的开门红了。”

  石安安说着一双眸子落在郑建国的脸上,满满的热切化作了几分狡黠:“到时候你出名了,我再采访你好了——”

  “好!”

  轻快的应下,郑建国面现微笑的端起了不锈钢桶吸溜的喝了口,石安安是个聪明的女孩,有着自己的判断标准,可也只是仅此而已,她就不想想等到自己出名后,她的采访又怎么能在那么多的重磅媒体中凸显自己的特色?

  只瞅瞅那位风光无限的小木匠,也差不多能够明白这个道理!

  想起媒体报道中不时闪烁的“老大哥”,郑建国是没有什么攀比的心理,人家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面除了自学从初中到大学的全部课程外,还自学了英、德、法、日、俄五国语言,可他这会儿连个英语都学的磕磕绊绊,也不知道人家当年在那个环境里面,是怎么学的?

  郑建国是没什么攀比的心理,只是国人的观念中比拼一番是个很正常的现象,特别是在不知流传了多少年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法变成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候,刊登在1978年10月7号的青年报上的内容引起了滔天巨浪——记十六岁的研究生成果:胃内螺杆菌的发现和传染性的确认以及致病性的研究!

  报道的开头迥异于此时的媒体报道风格,只是当以叶敏德为代表的归国派教授看到时,才能发现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采访报道,而是一篇包含了题目、目录、摘要、引言、论点、分析、论据、数据、结论在内的标准格式论文,甚至在分析里面把设计培养方案用到的材料都写了出来,一副生怕旁人在做验证试验的时候用错材料导致结果错误——

  “你这个发在国内有点可惜了,完全可以拆成四五篇论文的,螺杆菌的发现、染色、培养、感染方式、致病性初探,这就是五篇了——”

  蔡正元的身材不高长的瘦瘦小小嗓门却大,习惯性的左撇子导致这会儿他冲郑建国指指点点的是左手,这会儿头发花白面含笑意的老人正是叶敏德的邻居,他见过的蔡丁香的爷爷,也是学院里面的副院长之一,齐省解剖领域的领军人物,早年间去过苏维埃喝过红墨水的大佬。

  “我说老蔡你在学生面前说这些也不嫌丢人,做学问哪能像你这么耍无赖的,建国你可别跟着他学,他的脸那么大就是放个屁寄给那些编辑也能发个短讯,你以后是走向世界的,代表咱们齐省医学院的脸面——”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