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位期间政治清明,法纪严明,经济发展,仓廪充实,百姓安居,社会稳定,蔚然有治平之象,形成了明代早期国泰民安的升平景观。后世称之为“仁宣之治”,堪比周朝的“成康之治”、汉朝的“文景之治” 和唐朝的贞观之治。ii
若非是宣德十年1435年,朱瞻基去世,年仅三十八岁。仁宣之治就此完结的话,即便是杨晨东来到了这里,也带着大仓一并出现,想要有什么建树亦是会非常的困难。
面对着经济、军事都极为强大的大明,杨晨东想做一些事情那便等于是忤逆着社会发展,先就是不得民心了。
正是因为大明的底子太好了,以至于经历了土木之败还有南方之乱后,大明强大的底子依然还在,很多人还是心归朝廷的,尤其是在百姓的心中,大明依然还是十分的强大,值得他们去依靠。
这样的大环境下,杨晨东就算是可以拿下南北明皇,统治着朝廷,可也难免百姓间会多有怨言,甚至揭杆而起者也应该不在少数。真是如此,那便是汉民的内讧,是一种强大的自我消耗,这可绝对不是杨晨东想要看到的。ii
他还要带着他们一统世界呢?以后他们将会为出身于一个汉家而感到无比的自豪。就像是后世的国人一样,走到哪里不是趾高气昂,同样在其它的国家,如果是国人出了什么事情,当地政府的重视度都是不完全不同的,这就是强大给百姓带来的好处。
杨晨东追求的是比国人还在高高在上的存在,那要征服的地方就太大了,更需要无数的纯正的汉人去统治那里。如果一旦在大明中消耗太大的话,便是有了那么地盘,也无可靠之人去管理了。就凭着这一条,他也不能在大明的地盘,在汉人世居的地方来一场内战。
思绪至此,杨晨东轻摇了摇头,他相信自己的这些想法朱祁镇一定不会知道,不仅是他,便是其它人也不会知道,甚至都不敢去想吧。但不能否认的是,朱祁镇虽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可是这样的步步紧逼偏就让他无法反击什么,也只能认栽了。ii
当然,无奈认下一切的同时,杨晨东也要积极的索取好处,只要不是太过分,想必对方是一定会答应的。即然想让自己出力,一丁点的好处都不给也是说不过去的。
“少爷,都准备好了,可以出发了。”虎芒再一次入帐中请示着。
“走。”杨晨东答应着,迈开大步直向帐外走了出去。
高州城。
虽然城外不远之处,驻扎的就是苗军的近七万大军,但在邝野等人的安抚之下,城中的秩序依然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