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恭闻言,一脸愕然。
他心里有些惊叹,也有些哀叹。
惊的是,赶去银州的辽人,只不过是一支偏师,数量有限。
真正危险的地方,是寇季要去的地方。
因为那个地方将会是辽人和大宋兵马决战的地方。
数十万兵马鏖战,危险可想而知,寇季居然不留下一两门火炮傍身,高处恭自然觉得惊讶。
哀的是,他发现他不如寇季的很多。
寇季能在朝堂上如日中天,不是没有道理的。
他混到如今这个地步,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若是他私心少一些,公心多一些,也不会落得今日的下场。
寇季不知道高处恭的心思,他在做了决断以后,询问高处恭道:“辽人若是被堵在了无定河和橫山的谷道口,他们之后会怎么做?”
高处恭闻言,略微回神,沉声道:“一旦无定河和橫山的谷道口被堵,辽人就失去了所有取巧的机会。他们只能选择跟我大宋西北的兵马正面一战。
胜则继续南侵。
败则退兵回朝。”
寇季缓缓点头,继续问道:“所以辽人会在何处跟我大宋西北的兵马正面一战?”
高处恭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圈内了一条川流,那是一条从西夏流淌到大宋境内,过子河汊、麟州城,汇入到黄河内的川流,名曰屈野川。
寇季盯着地图,沉声道:“你是说,辽人会在屈野川和黄河的交汇处,跟我们正面一战?”
高处恭缓缓点头,道:“胜则长驱直入,败则急流勇退。”
寇季沉吟道:“那我们就去屈野川。”
有了决定,寇季便不再迟疑,他提笔写下了几份领命,几份长信,分别派人送了出去。
信送走以后,他出了厢房,吩咐陆铭,带着一部分寇府的仆人和讲武堂的学生,押解着火炮,赶去了无定河和橫山的谷道口。
为了避免发生意外,寇季有派遣了跟随着自己的侍卫,一路同行。
送走了陆铭一行,寇季带着高处恭等人,押解着剩余的马车,快速的赶往了屈野川。
一路耗费了数日,赶到了屈野川和黄河的交汇处。
屈野川和黄河交汇处,草木茂盛,植被繁多,野兽在草丛、树林间不断的穿行。
场面十分美。
很难想象,这么美的地方,在不久以后,会沦为战场。
眼前的一切,将会在战火的侵袭下,化作灰烬。
寇季到了屈野川以后,发现了有人比他早到了一步,这个人便是王凯。
王凯率领着一支三千人的兵马,驻扎在屈野川和黄河的交汇处。
见到了寇季一行以后,立马带人迎了出来。
寇季见到了王凯,有些意外,“你不是守在佳县到银城一线吗?为何会出现在此处。”
王凯对寇季拱手一礼,“回上官,卑职觉得,黄河河道狭长,重兵把守一地,不足以防备辽人。所以就将手里的兵马分成了数股,分别守在佳县到银城附近容易渡河的地方。
卑职之所以在此处,是因为卑职的人,在两日前,在此地发现了一支辽兵斥候的踪迹。
卑职怕辽人会派遣另一支偏师从此地渡河,所以亲自带着人马坐镇在此地。”
寇季闻言,跟身旁的高处恭对视了一眼。
还真被他们猜着了。
辽国燕王萧孝穆确实是一个能征善战的人。
走一步,算三步,看五步。
他派遣出去的偏师,恐怕才到银州,他就已经率先派人到屈野川探查战场,在为派遣出去的偏师失利做准备。
虽然不一定能用上,但是早早的派人探查,早做准备,就早占先机。
占有了先机,就会占有一定的优势,胜利的把握自然就会多一分。
王凯虽然没能料敌先机,但是在察觉到了敌人的触角以后,立马做出了反应,足可见王凯的嗅觉十分的敏锐,反应也很快。
从寇季对王凯委以重任到现在,王凯的表现,寇季都很满意。
所以寇季不介意夸奖王凯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