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岁的少女宋明宪,执意要从潞州来长安探望阿姊,她现在感到,这个决定太正确了。
她不仅领略到西京风物,而且还赶上了一次连多少朝臣都无法参加的宫廷宴饮。
这日,太子妃萧氏遣内侍来到皇甫府上,传旨诏宋若昭以郡夫人这个外命妇的身份,于中秋夜,入大明宫,参加内廷宴饮。
若昭领旨谢恩,瞧着宣旨的内侍,也在奉天城时见过,于是一边命桃叶奉上煎茶果子,一边小心翼翼地问道:“中贵人见笑,本妇此前虽得太子妃仁心照拂,但于这宫宴礼仪一窍不通,恐怕御前失仪,请中贵人不吝赐教。”
那内侍宽厚一笑:“皇甫夫人哪里话,老奴怎敢指教您。夫人也莫太担忧,这家宴嘛,毕竟不同于圣上赐酺,既无外臣又无蕃使,不过是圣上与贵妃,领着太子、公主们饮馔赏月,共享天伦之乐。既是如此,宫里宫外原都差不多,并无什么繁文缛节,夫人又本就是小殿下的姨母,更无须拘束。对了,夫人也不必备礼,只是此刻便须将伴侍的女眷婢子之名,一一告知,宫禁戍卫们也好核对名牒。”
若昭瞥了一眼陪坐在下首的明宪,见她一对杏眼也正望着自己,充满渴盼意味。
若昭心中了然,但须向内侍直言:“中贵人,本妇携婢子桃叶一人跟从,另外再由闺中小妹随伴,会否不合礼制?”
内侍是个在少阳院颇有些资历的管事宦官,通传事务也做得几分主。他转头,见宋明宪端庄娉婷,眉目果然与皇甫夫人有几分相像,神态气度又显然也是个书香人家的小娘子,当即道:“既是令妹同往,应无不妥。老奴回宫,便将令妹闺名一并呈上。”
送走内侍,宋明宪放下矜持之态,一把拖住阿姊的袍袖,左谢右赞。
若昭抚顺她的额发,淡淡道:“我知你虽爱看热闹,但能在人前举止有度,只老老实实地拿眼睛瞧,故而才带你入宫。届时你更要谨言慎语。”
明宪莞尔:“阿姊放心,我只管细究严察那些御馔佳酿,待回到潞州,定要编一本西京风物杂记,将阿姊擅长的素食佳肴,和宫中宴饮的菜式,一并写入,说不定小妹也能来个潞州纸贵。”
若昭不悦道:“方才还要你管住自己的嘴,一回头,这宫门还没进,你便盘算着说叨宫中之事。你可知本朝的中书舍人,有文士之极任之称,头一个要仔细的,便是守口如瓶。做了知制诰的学士,家中有人探问宫中山石花树是何模样,都不可说。前朝的李太白,那般诗章锦绣的文士,天家缘何只让他做翰林待诏,而不用为中书舍人?依我看来,许是他日日离酒不得,天子怕他酒后失言。”
明宪闻言,脸上的撒娇之态荡然无存。她眨了眨眼睛,望着若昭,轻声道:“阿姊,你怎地忽然之间如临大敌,仿佛须臾便要被问罪一般。”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