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723章 涨点俸禄真不容易(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723章 涨点俸禄真不容易(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ddxsku新笔趣阁雅文小说
  

  咱不妨举个例子。

  就拿长沙府来说,去岁提供税赋20万石,今年长沙府的银行就会得到20万贯钱。这20万贯钱,是给地方仓库,用来收购粮食的,而朝廷征税,则是征收货币。

  也就是说,老百姓可以将产出卖给仓库,换取货币,然后交给地方衙门。

  直接征税就直接征税,弄这么一套复杂的东西干什么啊?姓柳的是不是脱裤子放屁啊?

  那些脑筋不太清醒的翰林官,还有一部分言官,都是这个看法。

  可内阁诸公。包括六部的循吏,都迅速看懂了柳淳的高明之处,甚至忍不住拍案叫绝。这套办法可以说将原来户部的弊端全都给解决了不说,还顺带着推行了一条鞭法,实现了货币下乡。

  越想,越让人拍案叫绝,五体投地。

  不妨先从一条鞭法分析……很多史学家都把一条鞭法当成了良法,可他们忽略了两个致命伤。

  在货币严重短缺的情况下,逼着老百姓缴纳银子,势必会出现谷贱伤农的问题。

  老百姓为了得到货币,就不得不贱价卖粮,再加上火耗的问题,造成对百姓的两次盘剥。

  其次,商品经济不发达的背景下,光是收取货币,却不一定能顺利换成物资。市面上的东西就那么多,朝廷卖的多了,老百姓自然就少了,而且还会出现物价飞涨的局面。

  这一点在明末的历史上已经得到了验证。

  关外开支增加,就要征用物资,结果北方物价飞涨,粮食甚至超过了二两一石,老百姓破产加剧,由外患发展成了内忧,最终无法收拾。

  柳淳在一条鞭法之外,配属了一个官方收购粮食的体系。

  由于这套体系是由官方负责,因此就有最低价格保障。

  老百姓觉得商人开价合算,就卖给商人。商人开价不合适,就交给官府托底儿,这样一来,能最大限度避免谷贱伤农。

  老百姓拿到卖粮的钱,就能去朝廷纳税,也就解决了货币不足的问题。

  朝廷统一征收货币,方便简单,能防止原来征税的弊端。

  另外呢,由于各地官仓的存在,朝廷需要物资的时候,并不需要从市场上购买,而是可以通过官仓系统,进行调节。

  这样一来,既能保证物资充裕,又能防止市场价格过分波动,对朝廷的不利影响。

  内阁的几位越是分析,就越觉得高明。

  难道这一套方案就没有弊端吗?

  也有!

  黄淮就道:“征税的确方便了,可各地的仓场府库,要增加许多官吏,又要增设皇家银行的分行,还要建立储粮仓库,这些都是开支,而且还不在少数。照顾了百姓,就要朝廷承受负担……自古以来,从来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黄淮说到这里,突然老脸红了,因为他发觉在这个方案之中,柳淳代表的锦衣卫照顾了百姓。而他们这些文官,平日喊着为民请命的口号。

  到了关键时刻,他们为百姓想的还不如锦衣卫多。

  真是让人惭愧啊!

  同样有这个抱怨的还包括朱棣,难不成他又要吃亏了?

  不过就算吃亏,他也认了。

  “该花的钱,朕是不会小气的!”朱棣豪迈道。

  柳淳含笑,“陛下,您再品品,看看朝廷会不会吃亏?”

  朱棣紧皱眉头,难道不吃亏吗?那钱从哪里出呢?

  朱老四仔仔细细,前前后后,他突然发现一个环节是柳淳一笔带过的,那就是皇家银行。仓库收购粮食的钱是来自皇家银行的。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