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代表了北方的森林,鱼,它无疑代表了伏尔加河乃至南方的黑海。
别列科夫也许担心隔墙有耳,才故意把话说的隐晦。
非常明显,别列科夫对于苏军在北方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战略反攻并不看好。他并没有直言苏军会失败,只是隐晦的说明失败是大概率时间,倒是他还提出了一套防御的办法。
没有什么预言家,只有一些优秀的战略家,会根据现有的情况推测战争的走向。他别列科夫也不是天才,更没有通晓未来的能力,拉斯普京这样的神棍也不是真的神奇,那个家伙获得沙皇的信赖仅仅是此人懂得如何治疗血友病,以及一些运气罢了。
斯大林没有想太多,某些事,他是想都不敢想。
一番辗转反侧,卧榻之上斯大林最后叹了口气。
所谓别列科夫的若始终是这样的意见,朱可夫是绝对不答应的。毕竟,一口气围歼维亚济马的德军,这一战役设想就是朱可夫最先提出,自己是同意执行。
难道别列科夫一介中将,还能用一张嘴说服身经百战的元帅?怎么可能。
一时间,斯大林对未来战役的前景感到一丝担忧。作为钢铁般意志的领袖,他的担忧仅存在卧榻的这一瞥短暂时光。
他入睡了,当次日十点他苏醒时,之前的担忧已经忘掉差不多了。
所以,战争中的双方都是基于现有的情报进行兵力部署和战役计划,计划搜集方面必然疏漏多多,酿成错误在所难免。相对于德军,苏军有着更多的人力物力,他们的容错余量更大。
总体而言,到了十月二日,斯大林非常期待朱可夫的到来。对于未来在北方再进行一次战役,胜利的信心还是有的。
斯大林换好衣装,听候贴身保姆的呼唤去吃午餐。他刚一推开禁闭的木门,就是一股寒气铺面。
气候突然变冷了。
斯大林不禁眯着眼睛望着阴霾的天空,此时,又是一阵北风吹来。
寒冷的北风吹着别墅周围的高大松树沙沙作响,世界灰蒙蒙的,一股肃杀的感觉直扑苏联最高领袖的心房。他燃起的斗志无异于被泼了一身冷水,同时,这股寒冷也让他意识到另一个问题。
古老的俄国有许多谚语,例如一条是关于天气的。
所谓“如果你感觉寒冷,只是因为没有穿着合适的衣服”。
斯大林格勒奋战的将士们现在如何了?一股寒流明显南下,即便那是南方,气温也该急转直下!
整个军队的冬季服装和保暖军靴分发情况又如何?美国人许诺的那几百双棉靴,到岸量究竟有多少?西伯利亚方面有送来多少毛皮?哈萨克又送来多少羊毛?
可以说斯大林不是一位优秀的作战指挥专家,至少这方面是比那个奥地利下士有自知之明。
相比于那位下士,斯大林确实在一项关系军队运作的重要事务中有非常深刻的了解——后勤物资对于胜利的关键性。
时至今日,斯大林每天在克里姆林宫办公,他的办公桌前总会摆上一堆亟待签署的文件。
这其中,有相当多的文件是各方面军司令员对物资和兵员的需求。
他们需要新兵?签署同意。
他们需要大量的粮食?签署同意。
这番签完字,就另外起草文件下达给乌拉尔地区、西伯利亚地区,乃至中亚和哈萨克,命令他们增加新兵训练计划等等。
在这方面,斯大林是非常理智的。所谓,后方的人民勒紧裤腰带,每天就吃点土豆度日,就能供应前线更多的军粮和布匹。
他是如此关注这方面的事。
甚至在战争爆发之前,虽是早有大量迹象显示德军可能在夏至左右对苏发动全面战争。
斯大林相信德国会进攻,但他始终不信德军居然会在六月份进攻。
斯大林有着诸多不相信的理由,其中有一点颇为说明问题。
1941年初,贝利亚提交给斯大林一项秘密报告,所谓德国在法国和中欧占领区大肆征收绵羊,乃至占领区仓库里的羊毛。那时候,苏德双方的谈判已经颇为僵硬,所以仅仅两个月,苏军就开始大规模征兵。
两国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双方的领导层却心照不宣,甚至揣着明白装糊涂。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