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777章 造点中式厨具(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777章 造点中式厨具(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雅文小说起点文学ddxsku
  

  “大概一天时间,或者……”尼古拉耶夫斯基想了想,“最多也就是两天时间。看看您的图纸,似乎不是什么困难的操作。”

  “那就拜托您了。除此外我还需要一些别的的厨具,似乎830厂曾经有所生产?”

  “当然,如果您需要一些餐叉,我们将再度量产。那些模具暂且收起来,我们把模具拿出,即可开始大规模冲压生产。”

  “那就再生产一些餐叉餐刀之类的,如果可以再造一些铁盆铁盘”

  “好的,您交待的所有任务,我都将完成。”

  生产一些餐具,尼古拉耶夫斯基没有丝毫的压力,不过是从仓库里将冲压用的模具拿出来。例如铁锅,它根本就是用冲床一压而就的。

  苏联家庭对厨具的需求是有限的,主要源自于他们平日做饭的烹饪方式。

  全联盟范围的集体农庄化,使得做饭的工作交给农庄食堂了。至于城市居民,由于人民所分配的房子太小,厨房基本就是几家几户共用。

  人民非常热衷于吃面包,所以城市居民就去商店买面包,农村居民就到农庄食堂兑换面包。

  轮到人民亲手做菜,不过是把大量的蔬菜土豆扔进一口铁锅里熬煮,以浓汤果腹罢了。

  固然沙俄宫廷流传下来许多种俄式大餐,到了平民百姓这里,就着菜汤啃面包,正是最常见的居民写照。

  830厂的身前,工厂生产了各类金属工具,其中刀叉这种餐具早已完成了全市家庭的普及,熬汤用铁锅也基本家家户户有一口。

  尼古拉耶夫斯基今天接下两个任务,在他看来这些任务都是能够迅速解决的小问题。

  最终令他头疼的问题依旧只有一个——如何安稳的完成下个月的两万支冲锋枪任务。

  ……

  夜幕笼罩着整个新西伯利亚,大街之上出现络绎不绝的人群,他们是下班的工人们。

  城市有一百五十多万人口,以苏联的标准这就是罕有的大城市。当然以中国的标准,如此人口的城市也不算小了。

  即便斯大林格勒激战正酣,也不是所有的苏联工厂是全天候连轴转。最繁忙的是军工厂,其次是皮革纺织类工厂。

  跑了一整天,杨明志的身子没法不疲惫。一想到老婆挺着肚子还给自己下面条,那种幸福感几乎将疲惫消除。

  汽车的鸣笛惊扰了正在吃饭的人们,所有设计员和卫兵们,基本是左手端着菜汤,右手握着面包块。

  自从大清早安妮骑着车子拉回一袋面粉,未来不出意外,一日三餐的工作基本就由这个女人负责。

  大家现在吃的正是小烤箱里陆续烤出来的,它完全不是大食堂的量产型面包,故而安妮可以做些更精细的加工,体现在口感上就是好吃有嚼劲。也是因为是现烤的小面包,它麦香味十足,如若放置时间久了,口味就会变差。

  “喏,将军回来了,亲爱的你的中式面条还没做好吗?”依旧待在厨房的安妮问到。

  “很快……很快就好了。”

  犹豫烧柴的炉子有限,杨桃不得不等到安妮熬制的一锅菜汤沸腾后,再在炉火上放置小灶。

  杨桃并不缺厨具,很多厨具就是从莫斯科带来的,甚至有一些还是从沼泽地拿来的。

  例如一根擀面杖,它就是沼泽地的那些木工车床的杰作,也包括一些松木做的筷子、木勺子。

  还是在沼泽地的日子,把缴获或空投得到的面粉加工成面条,它定会吸引来所有高级军官蹭饭。基于这些原因,杨桃自诩已经成了出色的面条师傅。

  先是面团擀成面皮,撒上面粉再折叠,匕首将其切成条状。她已经备好待煮的面条,就等着小铁锅水开。

  “安妮姐姐,等会儿我再把您熬的汤加热一下,把煮好的面条放进去,这就是最美妙的中国菜了。”

  “很好,我可以联想它的结果。应该是非常美味的。”

  其实做面条这种事安妮又不是不懂,十多天前她还在莫斯科,将军就亲自指导自己做这种中国菜。

  据说中国菜博大精深,加工食材的种类比法国人或是意大利人还要多数百种。的确,他们中国人是神奇的民族,诸如大家都吃腻的马铃薯,到了他们手里,也能用几种随处可见的辅料,将马铃薯加工成一道好菜。

  水终于开了,杨桃毫不犹豫把一坨面条放进去,在用松树筷子给其搅开,双眼直勾勾的看着汤锅,等候煮开。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