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小的电线集成起来,组成很粗的电缆,在连接端口也做了特制的电连接器。
毕竟考虑到这种雷达车的特性,两车必须具备极好的机动性,因而电缆的连接必须做到迅速连接和迅速断路。实际上,连接两车的也仅有一条电缆,额外一条储备备用。
按照设计局的估计,电缆的连接和断路也就是几秒钟的事,这几秒钟对于雷达车的生存至关重要。
该设备的核心要领,正是要求部署迅速,撤退更为迅速。这是所有的设备制造参与者得到的共识,这里面亦有杨明志三令五申的成果。
他毕竟来自未来,对于未来雷达的发展有着更深的见识。
就算仅靠手头的材料,无法造出含有示波器的预警雷达。该设备能完成本时空雷达某些不具备的优势,倒是可以。
例如,该雷达是可以转向!
苏军的正规雷达车,它的部署其实很消耗时间。它的雷达天线非常庞大,士兵将其展开后,就像一扇硕大的屏风,矗立在雷达车两侧。苏军当然知道这种雷达布设过于简陋,之所以如此,还是源于本时空发电机的低效率,以及雷达技术本身的不够成熟。
游击共和国的这台更趋向于六十年代的货色。
因为发电系统被调整,逆变器和变压器的配合使用,最终赋予磁控管发射更强功率微波的能力。其功率实际远超苏军现有的雷达设备!
再也不需要费劲的布设特别巨大的接收天线,一尊展开有十米的椭圆形天线,已经足够了。何况,这天线实际可以自由旋转!
天线坐落的基座,安置了一台小型电动机,其唯一作用就是调节雷达对准的方向,通过雷达监听员操作一个小手柄修正着方向,继而做到跟踪目标。专业的数学人员,亦可通过数学计算,估测出目标的位置。
加上武器设计局的人员,参与雷达制造的全体人员足有一百人。他们可谓游击共和国的精英,在大家的喝彩声中,发电机正式安装在卡车底座。
现在的里固施科夫和波波夫,此二人意气风发,他们看着这两台驮着硕大设备的卡车,就像是看着自己的孩子。此情此景,也许应该喝杯伏特加庆祝一下!
而人群已经陷入欢呼,他们吼着乌拉,声音传出很远很远。
兴奋之余,里固施科夫对这同僚大声吼着:“我想,我们现在就该把电缆连上,并测试一下我们设备能否正常开机!”
“现在?不!我想此事应该由司令定夺!”波波夫心里痒痒,原则告诉他不该鲁莽行事。
“您一定要等他?我看还不如我们先操作一下。”
“您真的这么坚持?”
“试一试吧!难道您就不想看看我们的成果?假若试验中出现问题,我们还能立刻修理。如若司令在场观摩却突发事故,我真是脸上无光。”
“原来如此?!”经他一说,波波夫也想尝试一下。毕竟杨明志不在这里,他们两个就说了算!“既然您检查,咱们就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