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704章 军列(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704章 军列(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雅文小说起点文学ddxsku
  

  “站长同志,这些车皮难道装着一些货物么?”

  “当然!都是一些废铜烂铁。”

  “废铁?你们把废铁往东方拉做什么?不对!这些废铁,东方的钢铁厂肯定是将其回炉。”

  “您……您说的太对了!”站长博里索夫很是惊讶,他是单纯的不知道,这个别列科夫将军对废铁回炉实在太熟悉了,就顺便解释一番。

  原来,所有拉满货物抵达莫斯科的军列,它们往往在检查一番后就直接返程继续拉货了。军列前往东方往往还要拉着一些东西,且说这趟军列,车头将拉着六十节车厢行进,其中有一半车不是空的!

  站长声称,有十四节车厢堆满了废铁,例如修不好的坦克配件、被炸毁的车辆残骸,乃至不能修善的枪械。

  这个时代,维持战争机器运转的是钢铁、能源和粮食。战争之前,苏联的顿巴斯地区,那里的铁矿极为富集,以至于干扰了地区磁场。现在苏联失去了最大的铁矿区和扎波罗热的超大型钢铁联合体,德国人占有了这些后,开始疯狂榨取苏联的资源以战养战。

  苏联也不得不开始搜集废铜烂铁,尤其是在靠近战场的地区,各种渠道获得的废铁都在向后方输送。因为,它们就是一种特别优秀的“铁矿石”。

  莫斯科和周边的卫星城,战争时期这里的大型炼钢厂多数内迁,留下来的工厂产能也很有限。

  大量的废铜烂铁很多向着乌拉尔地区运输,或是直接运抵喀山,甚至是新西伯利亚。

  “这趟军列所拉的废铁,将全部运抵下诺夫哥罗德,德国没有任何飞机或是火箭炮能飞到那里。等到了喀山,我们还要装载一批粮食,接着不再停歇直奔新西伯利亚。”

  杨明志有些诧异:“粮食不是都在向战场击中么?怎么还要将粮食往东边送。”

  站长没有细讲,只是耐人寻味的说了已经:“以前,新西伯利亚市人口还不到五十万,战争爆发了,它已经是近一百五十万人口的大城市了!”

  杨明志何许人也?仅此一句话他已经参透了一切。

  毕竟那个地域是西伯利亚,有着漫长的冬季不说,许多地域还是终年冻土。即便是夏季,挖掘机向下掘进两三米,恐怕就能挖到硬如岩石的冻土。只有工业钻头以钻油井的心态继续掘进,才能挖出恒温四度的地下水。

  战争打了有一年多,新西伯利亚人口涨了三倍,这意味着粮食供应也必须达到之前的三倍!不,三倍可能还算少了的。百万移民绝非是农民,他们一定都是跟随工厂搬迁的城市工人阶级,他们每天都在从事重体力劳动,以生产诸如坦克、重炮这些大型战争机器。从事这类劳动的每个人,无论男人女人,那可是新增了一百万张大胃口!

  如此人口,新西伯利亚不会闹粮食危机么?

  那里的农业不发达,常年冻土真是金坷垃也救不了。短暂的温暖期只能种一季春小麦,直到大棚栽培和无水栽培的技术成熟了,才能大幅改观。

  其实新西伯利亚的气候条件比哈尔滨好一些,奈何俄国人并没有中国人的精耕细作的农业文化,好在那是一片很大的地域,即便土地粮食产量低,开垦更多土地种植,新西伯利亚纵使有一百五十万人还是能够养活。

  实际上,以整个新西伯利亚州的粮食产出,别说一百五十万人,三百万人也能养活!一切,都是苏联的战时体制!

  集体农庄的大部分粮食产出要上缴,人后严格的按照战时条例,对不同的人按照不同标准分配食物,普通农庄庄员也是如此。

  庄员有闲工夫去河里钓野鱼、捕捉野兔,甚至是猎杀棕熊以熊肉冲击,这是没人反对的。

  上缴的粮食有限调运给前线军队,其次是各地的兵工厂。粮食再运到新西伯利亚的粮仓,工人凭粮票领取领取粮食,或是凭工厂餐票在食堂吃饭。至于薪资,卢布钞票还是每月定时发放,它主要用来购买廉价日常用具,或是购买故意高价出售的商品粮。

  先上缴再分配,如此复杂又堪称繁琐的操作,由管理后勤调度的委员会全权负责,一切行动,只为保证各个行政区征收的粮食能全部上缴,也能保证粮食能优先供应军队和军工人员,维持住苏联的战争机器。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