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力的兴衰,决定文化的传播度。
李谦不是曹霑那样的国学大家,但他仍然知道,据说在唐朝、宋朝,包括一直到明朝的时候,在那长达数百年上千年的时间里,在朝鲜、日本等国,都以能说汉语、会写汉字为荣,那被认为是有教养的事情,是上流社会的象征之一。而到了西班牙、英国的炮舰横行天下,它们在不过短短百年的时间内,就迅速向西方靠拢,甚至整个世界,包括中国在内,都对日不落帝国顶礼膜拜,开始以学习英语为荣,以是否学习过英语,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标志了。
等到了当代,随着美国的崛起,整个世界都通行美元,整个世界都羡慕美国人民那种“一套独立的大房子、自家有草坪、养俩娃两条大狗”的生活,垂涎三尺。
这一世里的两千年前后,和另外那个时空里的两千年前后,中国的国情是不一样的。
简单来说,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要更发达了一些,而且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也是相当的高。单纯只说经济,这个时空的中国,早在八十年代,就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欧美、日本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到1992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就已经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据说最近眼看就要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是,即便如此,汉语文化,仍然被强势之极的英语文化给牢牢地压缩在东亚和东南亚这块地方,甚至于,虽然国内的经济发展很快,但除了国内之外,汉语的影响力,哪怕是在朝鲜、日本、东南亚等地,都是在逐渐萎缩和下降的。
此前千年来受中国传统文化所深深影响的地方,近几十年来、甚至上升到近一百多年以来,一直都在很默契地致力于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去中国化!
而“去中国化”所导致的结果,不但意味着在日本等国家,有99%以上的人,早就已经不会讲汉语、写汉字了,甚至并不知道自己所在的国度曾经受华语文化影响了千年,而且更要命的一个结果就是,与汉语文化的影响力弱化同时发生的,是英语文化的日渐流行。
英语文化,不但早就已经占据着整个世界流行文化的主导地位,掌控着最高话语权,而且还有着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入的趋势——即便是在中国,欧美文化的影响力都正在变得越来越大。
之所以直到现在,华语文化在东南亚仍然堪称盛行,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当地居住了大量的华人,他们也仍然在使用汉语,而并非华语文化本身的影响力够大。
而且即便是在那里,现在的很多年轻华人,也都越来越喜欢吃牛排、喝红酒、看好莱坞电影、听英语流行歌了。
简单来讲,在当今的世界,英语文化是主流,华语文化,是非主流。
把这种概念细化到流行歌坛,结果就是,一个欧美的巨星,他的专辑、唱片,在非英语国家,仍然能够卖的不错,尽管这种销量对于她个人来说,或许并不占主要,而且在如中国一般的非英语国家里,他的专辑在销量排行榜上也是基本上看不到,与本国的歌星们的专辑销量、个人影响力,也完全不能相提并论,但毕竟,它是可以卖的。
反过来看,一个华语歌坛的巨星,比如廖辽。她在华语歌坛,绝对是最顶级的巨星了,但是在美国,除去在各地的唐人街,因为仍旧保留着相当浓厚的汉语文化氛围,与国内的联系也相对紧密,所以国内比较流行的专辑,往往会被卖到这里来之外,也就只有那些本就是中国生中国长、后来才来到美国的一代移民,以及一些极其极其极其小众的歌迷们出于猎奇的心理,才会去卖、去听。初次之外,她的专辑在中国再红,也跟美国人民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所以,在美国想要买到廖辽的专辑,要么去唐人街买走私货,要么就得去一些专门销售给少部分猎奇歌迷的专门音像店,否则,你甚至根本就买不到!
这就是主流与非主流的区别。
杰里·卡伦,当今世界流行歌坛的顶级巨星,他的专辑的主要销售地,当然是欧美地区,但是在中国,他已经出版的七张专辑和几份MV录影带等等,光是东观书店那边可统计的数据,在1998年,就一共销售出了七万多份。而同期,廖辽个人名下过去的四张专辑和一张单曲EP和四张同名MV碟1998年在东观书店的总销量,也只不过是近八十万份而已!
而且这还是在她去年有新专辑强势销售的情况下才拿到的,如果把新专辑的因素排除掉,把《女人花》最有影响力的那段销售时间的销量给拿掉,或者只计算过去专辑的销量,她能有个二三十万张就不错了——要知道,在中国,廖辽是主场,杰里·卡伦是客场。
而到了美国,轮到了杰里·卡伦的主场,和廖辽的客场。杰里·卡伦和廖辽的销售数据……李谦手里拿不到美国这边的销售数据,但他却清楚地知道,直到现在,廖辽在中国已经红了四五年了,却仍然没有一家美国方面的唱片公司过去找明湖文化谈在美国的授权发行的事情,所以,你可想而知,除了唐人街那边卖给华人的走私货之外,她正式的销量,或许一年能有个一两万张?
顶天了也就是如此了!
英语专辑在中国这样一个非英语国家可以卖,而且销量还算不错,甚至抵得上一个普通的二流三流的小歌手的销量,但华语专辑,即便是红到廖辽这一步,在美国,仍然没人卖——甚至都未必有多少歌迷会知道有廖辽这个人!
比如现在,做配乐的闲暇里,李谦和廖辽一起出来逛街,当走进一家看起来专门销售世界各国各种语言各个国度的进口专辑的音像店里,廖辽居然奇迹般地在亚洲区的货架上发现了自己的《涛声依旧》和《女人花》,那感觉,竟是满满的惊喜。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