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北面的清廷多尔衮在整合了豪格余部,彻底消除了豪格在清廷内部势力与影响后,统精锐满蒙汉兵马十万,命英亲王阿济格、饶余贝勒阿巴泰为副将,全军从盛京出发,直攻山海关。
见到这两封密信,李啸明白,决定山海关命运,乃至决定流寇、清军、唐军三方命运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这座山海关城,毫无疑问,在这一刻,成为天下的焦点,成为时局的枢杻,这座天下第一雄关,其重要性与紧迫性,再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比。
李啸随即下令,令水师船只,装运刚在登州整编完毕的豪格部兵马总共四千余人,前往山海关。同时,又令水师紧急装运大批军械火器粮食,准备与敌军打长久消耗战。
与此同时,李啸命令水师集中六十多艘大型精锐船队,备齐火炮弹药,随时在山海关东面海域待命。
这样一来,山海关的整个兵力,有将近一万五千人,又有充足的粮秣军械供应,若是凭城固守的话,李啸相信,足以与敌军长久相持下去,只要防守得当,不出纰漏,哪怕支撑数年,亦不为奇。
如果这山海关,这个坚固至极的楔子,能牢牢地吸引流寇与清廷的兵力,让他们再无暇他顾,那么,相对应的,自已的其他地方,压力无疑会大大减轻,也会为自已争取到更多的宝贵发展时间,特别是对于自已正编练的第六镇与第七镇兵马来说,实是最为难得的发展机会。
而只要自已的两镇兵马练成,则完全可以在北面牵制住了流寇与清军的情况下,形成两面作战亦能应对充裕的大好局面,从而可以毫无顾忌地南下攻打弘光政权,实现统一南方的宏大战略。
三方调兵遣将,大战一触即发。
从天上望去,前往山海关的流寇军兵与清军兵马,有如两股黑色的长龙,一南一北,相向而行,共同向山海关紧逼而来。为了赶时间,两边的兵马都是昼夜兼程,马不停蹄,燃烧的火把烧红了大半个天空。
在两股敌军加紧赶路之时,山海关城中的议事厅内,正是灯火通明,各名将帅,正在其中紧张议事。
现在山海关之处,主帅为第一镇丙营营长祖大乐,副帅为从普通火炮队士兵一路做起,最终成为第一镇丙营副营长胡贲,他们二人,成为本次山海关守卫战的核心策划者。
对于此次流寇与清军的联合进攻,其实祖大乐早已遵李啸之令,定好了守御计划,把整个山海关城,业已早就打造得固若金汤,防备十分充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段近两月的时间里,祖大乐组织城中兵员,将山海关南面与北面两处平旷地上,皆环挖了两道造型独特的深沟,与当日唐军在镇远堡外挖的深沟十分相似。
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这些濠沟成为比城墙更近一步的缓冲线,从而更好更有效地抵御敌军进攻。
前来参加本次军议的,则是丙营下属的三名总长,以及骑兵队长,火炮队长,辅兵队长等人,另有满洲统领豪格,及他的两名手下鳌拜与杨善。
参加这样的军议,豪格鳌拜杨善三人,皆觉十分尴尬,三人心下皆是感叹不已。
想当初,自已才与唐军在疆场上拼死搏杀,彼此互为生死仇敌,现在倒好,两军合而为一,竟然开始在同一个阵营中战斗了,这运命奇异,何以言之。
只不过,现在三人,纵然心下再是感叹与不情愿,但在脸上,皆是一脸严肃听命的模样。
毕竟,军令严厉,毫不容情,若是因为懈怠或忽略,出了重大差错,只怕自已颈上人头不保。
跃动的烛光下,主帅祖大乐环视帐中众人,也不与众人客套,立即开始下达命令。
他沉声说道:“各位,现在流寇与清虏合击我军,时间紧急,诸事匆忙。但本帅已然做好了充足防备,定了守御之策,定能将他们牢牢牵制在山海关城之下,绝不会让他们得以近城半步!”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