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是和张潮有着密切合作的“南国报业”与“光铭报业”,胜在凝聚力强。
另一方则是以《东南晨报》为首的“散兵游勇”,全国大概有十五六家,胜在覆盖面大。
其余媒体则多是墙头草,捡这两方的边角料做文章,立场飘忽不定。
紧接着,他的第三篇评论文章《被仰望的和被遗忘的——“八零后”作家的精神死角》同样被刊发了,但这次不是在《南国都市报》上,而是在《南国周末》。
《南国周末》的影响力毋庸置疑,张潮的文章一经刊发,立刻把这场论战推向了更高的高度。
而参与这场论战的媒体,不仅在过年这个销售相对疲软的时期,收获了巨大的流量,编辑部被各种读者来信“爆仓”的盛况再次出现。
这种盛况,在80-90年代的文学刊物鼎盛期经常出现,而90年代中后期就已经很少见了。
《南国周末》特地打了一个电话,告诉张潮,编辑部已经把收到的寄给他的读者信,用邮政包裹寄到了他的学校。
忙得不可开交的张潮,终于可以松一口气,现在这种局面,其实还真是他想要的,只是来的早了点。
他深知,一个公众人物,在舆论上是不能只有好评,没有差评的。单一导向的评价,要么会因为缺乏争议点,迅速被公众遗忘;要么会因为一些小问题,被公众反噬。
何况他自己本身是颗有缝的鸡蛋,一模分数又不是什么秘密,只要有心就能查到。这种情况下,当然要提前做好预案——所以当时李烈的问题虽然突然,他却并非全无准备。
而这次选择针对整个“八零后”作家群而不是韩涵个人开喷,也是他精心设计过的。针对韩涵,就成了私人恩怨,喷得再猛烈,效果也有限。
针对“八零后”作家群,不仅是因为自己这个“八零后”的身份够有噱头,而且让自己与其他年轻作家相比更有区分度。
当然,这一切,都需要有足够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支撑。张潮原本计划是等《少年如你》基本完成以后,再来掀起论战。
但那位“神秘同学”的意外入局,让他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不过这样也有好处。一方面过年这段时间,确实没有什么新闻热点可以和他抢热度。另一方面,韩涵与这位“神秘同学”产生的叠加效应,效果好的惊人,竟然能让除了几份政治性大报以外的大部分纸媒,都下场参与。
换一个时间段,恐怕做不到。
唯一的痛苦,就是码字从随心所欲,变成了硬性作业。又是小说,又是评论,张潮过了一个绝对难忘的春节。
但就在高三开学前,张潮还接到了一个好消息,一个叫陆金波的出版商通过东方兴,把电话打到了张潮家里。他想要出版《少年如你》。即使现在这本书没写完,他也可以提前和张潮签订出版合同,甚至支付部分版税。
这个出版商只要了解过新世纪中国青春文学历史的人都不会陌生,陆金波是他的本名,但他还有一个更加有名的网络D,叫做:
李寻欢。
中国第一代网络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