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并不大。
但若真一直迟迟未决,绝对能将大宋耗个半死。
就在这时。
苏良前方桌前,一名茶客不小心将桌边的茶碗碰到了地上。
“砰!”
声音清脆。
茶碗掉落后,一旁提着茶壶的倒茶小二笑着高声道:“客官,碎碎平安,您坐,立马给您换新的!”
这时。
苏良望向地面上碎掉的大碗,突然露出一抹笑容。
“我为什么要想着如何喝下一碗难喝的苦茶呢?将碗砸了不也能解决问题吗?”
说罢。
苏良将茶钱放在桌子上,大步走了出去。
……
三月十五日,清晨,大庆殿内。
天刚蒙蒙亮。
各个衙门的二百多名官员,从各个州府挑选出的一百名辩论者,一百二十名旁听见证者,还有五十名书写人,尽皆到位。
林林总总,五百多人,齐聚大庆殿。
因为辩论的时间较长,殿内皆是坐席,小桌之上,还都放有茶水和点心。
可谓甚是用心。
片刻后,赵祯大步走了过来。
此时,赵祯也希望尽快结束此次辩论,因为在民间造成的影响实在太大、太恶劣了!
众相公也都分别就位。
今日,他们的主要任务便是聆听。
后续,赵祯与众相公商量出最后的结果后,他们是要提供充足的理由的,不然将无法令百姓信服。
……
赵祯坐在御座之上后,直接看向主持此次会议的参知政事宋庠,示意可以开始。
当即,宋庠站起身来。
“诸位,士农工商,国之柱石也,自全宋变法以来……”
宋庠铺设了一番士农工商排位之辩的背景后,便按照议程,令参与论辩者发言。
论辩者共有一百人,士农工商各占二十五人。
中书前日便拟好了名单,先是每个行业派出三人,将各自行业应该排列的名次及缘由,讲述情况,然后再在宋庠的引导下,进行自由辩论。
自由辩论之时。
朝堂百官与那一百二十名见证者亦可发言。
很快。
一名建议维持“士农工商”之序的中年儒士便站了出来,开始讲述“士方”的观点。
每个人限时一刻钟。
此儒士所讲述的理由基本都在苏良意料之中。
很快。
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论辩者纷纷将自己的观点以及最足以支撑观点的理由抛了出来。
“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耕读传家,继世绵长。士与农,前者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后者种田养家,护家国之温饱,此二者必然要位居前二。”
“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作为一名商人,我没想到要与士争第一,但是依照当下商人们对我大宋的贡献,绝对不应该处于末位。”
“工与农本是一体,所作所为,皆依照士之安排,至于商,则需依附在工农之上,有士照料,方能存在,孰重孰轻,一目了然。”
……
听着听着,很多官员都拧起眉头,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后面的一些辩论者根本没有按照朝廷规定,只讲述自己的官员和支撑的理由。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