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1979黄金时代> 第118章 当代第一喷子(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18章 当代第一喷子(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庐山恋》的热浪还在继续,大城市的首轮还没放完呢。

  首轮完事,还有小城市,然后还有县城、乡镇、村里、各单位自己的俱乐部,一波下来得2-3年。

  对电影的评论也越来越多,批评与赞扬总体上三七开,批评声虽然只占三,却骂的一个比一个狠,在保守派里,骂《庐山恋》就是政治正确。

  其中,赵保华骂的最严重,直接扣帽子。而就在这个档口,中青报发了一篇陈奇的公开回应:

  “《庐山恋》上映之后,引起了评论界的热烈争论,这是正常现象。对一部文艺作品,总是会见仁见智,何况我自己也承认,《庐山恋》在剧本上确实存在明显不足。

  所以,对报刊上的一些评论文章,我细看,细思考,希望从中获得教益,以利今后的创作。

  但最近读了赵保华同志的一篇文章,说电影‘抹杀了两党斗争的是非界限,解放战争原来是一场误会’,我如鲠在喉、如芒在背、如坐针毡。

  这个批评已经离开作品本身的优劣,而是涉及到了原则问题,因此我决定写篇回应,以供大家参考。”

  跟着,陈奇发了一些剧本原段。

  因为《庐山恋》里的一大矛盾,就是双方父辈的恩怨,当年是黄埔军校的同学,因为理念不合分道扬镳,在战场上兵戎相见,仇恨延续了很多年。

  只是由于新时代来临,出于统战需要,响应国家政策,男主的父亲才原谅了对方,压根就不存在“解放战争是误会”这个东西。

  解释清楚了这些,陈奇就开始骂了。

  “我党说过,批评要与人为善,要实事求是。

  可惜我既没看到善意,也没看到实事求是。

  洪流结束四年了,大家总说不要回到过去,但以赵保华同志为代表的某些人,却如此粗暴轻率的给一部作品下定论,草菅作品之命,进而草菅我这个文艺界新人之命!

  我真想问问:究竟你们是不想回到过去,还是想回到过去?!!

  至于赵保华同志的另一个观点,认为《庐山恋》审美不高,迎合小市民的低级趣味,那就更可笑了。

  何谓群众?何谓小市民?小市民不算群众么?这无非是一种过于自信的高高在上,对人民群众指指点点,甚至强奸民意,将自己的喜好凌驾于人民之上!

  当群众与你们的审美相悖,便是低级趣味;当群众与你们的审美一致,便是品味高雅。

  邓公说过,白猫黑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

  它们共同的责任是逮耗子,同理拍电影都是为了人民服务,在双百方针指导下,就应该有《庐山恋》这样的作品,上座率爆满,观众交口称赞,听说拷贝也创了记录。

  近日来,多位评论界权威进行了公正善意的批评,让我感受到了温暖,我更虚心接受。

  而赵保华同志没写过一个剧本,没做过一部电影,却对《庐山恋》产生这么大的恶意,不惜胡编乱造的造谣,文人相轻,淋漓尽致。

  不过是条清水粪坑里的蛆虫罢了!

  只能说一句,嫉妒使人面目全非。

  人民群众喜欢,伱不喜欢,你算老几?!!”

  这年头电影产业繁荣,针对电影的评论家也很多,每当一部新片出来,总有这样那样的评价。主创往往也会发表文章,与之对线。

  但文人骂架,总要一个用词考究,引经据典,不能太粗鄙了。此乃约定俗成的惯例,自古相传至今,鲁迅骂梁实秋“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那已经是很过线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