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南朝不殆录> 第133章 其次伐交之碧血不灭(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33章 其次伐交之碧血不灭(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此次出使北齐的路线仍然相同,只是换了季节。

  秋水涨起。

  多次往返同一路途之后,侯胜北有个发现,位于湖泊下游的河流往往较为平稳,可能是湖泊起到了调节作用。

  若是建坝阻塞湖口,再突然决堤,倾注而下的洪流只怕将会淹没一切。

  抵达黄河,正值四汛中的秋汛。

  庄子有云: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虽不至于如此夸张,与上次回程的枯水期相比,大河气象确实截然不同。

  -----------------

  太建四年,九月。

  侯胜北加员外散骑常侍,轻车熟路,率使团赶到了邺城,本次他作为使主。(注1)

  已经是两年间第三次出使北齐了。

  待见到高长恭,侯胜北发现兰陵王眼中的悲哀和绝望,已经浓厚的无法掩盖。

  只有见到自己的那一刻,才出现了一丝光亮。

  兰陵王轻声对侯胜北道:“你们等待的机会,就快来了,是么。”

  ……

  高长恭曾经说过斛律光自身难保,也不知还能维持多久。

  可是他真的没想到齐主会做出这等自毁长城之事。

  之前高俨设计捕杀和士开,不过是去一弄臣小丑,于朝廷可以说有益无损。

  齐主高纬诛灭的,可是神武帝开国功臣斛律金的一脉,斛律皇后的父亲!

  难道自家岳父也会篡位谋反?(^_^)

  高欢临终托付儿子高澄道:“厍狄干鲜卑老公,斛律金敕勒老公,并性遒直,终不负汝。”

  高纬可还记得此语?可有祖父的识人之明?

  年初斛律皇后生了女儿,齐主还谎称是男孩,为之大赦天下呢。(注2)

  现在当然是真相大白了,斛律皇后被废,打入冷宫,不久就该勒令出家为尼了吧。

  “斛律光是因傲生祸啊。”

  不等侯胜北开口相询,高长恭长叹一声,主动说起了他所知的事情经过。

  今年二月,侍中祖珽升任尚书左仆射,位列宰辅。

  斛律光心甚恶之,遥遥望见窃骂道:“多事乞索小人,欲行何计数!”

  这两句话也没说错,完全命中祖珽贪婪爱占便宜,行事但求快意,不计后果的品性。

  如果只是私事,看不惯个人也就罢了。

  此前赵彦深为尚书令时,边境消息,处分兵马,都与斛律光等参论。

  祖珽自掌机密以来,全不与斛律光语,这就涉及国家大事了。

  两人的矛盾日益激化。

  另一边,陆令萱之子穆提婆,求娶斛律光的庶女,不许。

  有那么点关二爷虎女焉可嫁犬子的意思了。

  齐主原本打算赐给穆提婆晋阳的田地,亦被斛律光阻止。

  在斛律光看来,此田从神武帝以来常种禾,饲马数千匹。

  今赐穆提婆,成了私田,有损军务。

  由是祖珽、穆提婆皆与之结怨。

  侯胜北乍舌,却是为了别的原因:“能养数千匹马的田地,那得老大不小了吧,就赐给一个幸臣?”

  “是啊,上千顷的田地,无功而赏,如何让人心服。”

  高长恭苦笑道:“到了夏季,邺城传开了两句童谣,孩童们到处传唱。”

  “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

  童谣谶纬之说,自古有之。

  侯胜北稍微品味一下,猜测道:“百升为斛,明月乃斛律光表字。这是说斛律光会投奔北周,怎么可能有人会信呢?”

  高长恭也满是不可思议:“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说斛律光会降周,还不如说日出西方。”

  可是之后突然一日,斛律光奉诏入宫,被杀。

  齐主随即下诏,称其私藏弩甲,意图谋反,今已伏法,其余家口并不须问。

  众人以为到此为止,还没等消化这件事情的影响。

  谁知齐主寻而发诏,尽灭其族。

  斛律光第二子早亡,先杀了在京的三子世雄、四子恒伽。

  再遣使斩了长子,义宁公主驸马斛律武都。

  另遣中领军贺拔伏恩率十余人乘驿马,前去幽州抓捕斛律光之弟斛律羡。

  侯胜北又觉得哪里不对劲:“斛律羡为北道行台尚书令,使持节,都督幽、安、平、南、北营、东燕六州诸军事,幽州刺史。就凭十余人能拿得下他?”

  “还有领军大将军鲜于桃枝、洛州行台仆射独孤永业发定州骑卒续进,独孤永业就是去接任斛律羡的。”

  再次听到独孤永业这個名字,侯胜北心中一动,不过没有说什么。

  斛律羡奉敕出而相见,当场被收捕杀死。

  其五子伏护、世达、世迁、世辨、世酋皆死。

  “齐主这步走得很悬啊,要是斛律羡抗旨,立刻就是北境大乱的局面。”

  高长恭也觉得结果实在侥幸:“可不是吗。据说门者禀报,使者人披甲、马流汗,宜闭城门。斛律羡说敕使岂可疑拒?开门迎接,这才被擒。”

  斛律光家被抄,所得不过弓十五、宴射箭百、刀七、赐槊,并无举报的私藏弩甲。

  祖珽厉声问道:“更得何物?”

  负责抄家的郎中邢祖信对曰:“得枣杖二十束,奴仆与人斗者,不问曲直即杖之一百。”

  祖珽听后,面有惭色,低声道:“朝廷已加重刑,郎中何必为其昭雪!”

  然而冤案已成,人也死了,无法平反。

  自此之后,祖珽专主机衡,迁领军掌握京畿兵权,总知骑兵省、外兵省,内外亲戚,皆得显位。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