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重回1980年去享福> 第338章 邓允衡与何敏君的第一次见面(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38章 邓允衡与何敏君的第一次见面(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赵菁微笑道:“不是他结婚,是他姐结婚,当时他问我放假的事,想回去参加他姐的婚礼,我随口说让他给我带几颗喜糖,没想到他还真的把喜糖给带来了。”

  “好的,你去吧!”

  何敏君便兴趣盎然的把月饼盒打开,然后就看到了里面那真空包装的呈现出金黄色的灰水籺:“这看起来倒是挺漂亮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如他所说的那么好吃。”

  赵菁和小姑子手挽手的走进了计委住宅大院,刚刚走到二楼,便和下楼的邓允衡打了一个照面。

  “行,那晚餐咱们就吃这个。”

  说着,赵菁又把话题引到她这个下属身上,说道:“我这下属还挺厉害的,虽然是农村出身,但他考上了北大,而他的弟弟去年也以广西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兄弟俩上的都是国内最顶尖的大学,这种例子还真是不多见。”

  何敏君惊讶道:“兄弟俩一个北大一个清华?那还真是太厉害了!”

  她本身也是重点大学毕业,自然明白考上重点大学有多难,而排在最前面的北大清华,那难度就更加爆表了,反正她读书也算是努力了,可高考分数距离清华北大这个层次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更别说,人家的弟弟还是以广西理科第一名的成绩上的清华,这含金量她是非常清楚的。

  赵菁点头道:“是啊,这兄弟俩确实是有读书天赋,而且不出意外的话,他今年应该就能提副处了,说起来他也就比你大一岁而已,还是农村出身,能这么快就混出头,是真的非常优秀。”

  何敏君闻言赞同道:“嫂子你说得没错,像这样的才是真正的优秀,可比我妈让我见的那些家伙优秀多了。”

  赵菁道:“可惜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他自身确实够优秀了,但没有家世背景的帮助,光靠他个人奋斗的话,在处级乃至厅这个级别或许都能顺利升上去,但想要再往上升就难了。”

  何敏君道:“能到厅这个级别已经很不错了,就拿我这些天见到的那些家伙来说吧,他们就算有家里的帮助,估计到厅这一级也到头了,想突破这个级别,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赵菁笑道:“确实是这样,打铁还需自身硬,自身才能不足的话,光靠家里硬推是很难跨过那道槛的。”

  何敏君感慨道:“这就是我看不上他们的原因,一个个本事没多少,牛皮却一个吹得比一个响,好像省级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手拿把掐似的,完全不知道天高地厚。”

  赵菁惊讶道:“敏君,没这么夸张吧?人家好歹也是大专生,会这么肤浅?”

  何敏君道:“肤不肤浅我不知道,反正他们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这样的。”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赵菁想了想,说道:“也有可能是他们在你面前有点自卑,毕竟大家的家世背景都差不多,但你是重点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他们只是大专生而已,在学历上被你压了一头,他们当然想通过其他方式来体现他们的优秀。”

  何敏君道:“或许吧,反正不管他们是什么心思,学历比我差的想跟我在一起,那是谈都不用谈。”

  “婚姻是一辈子的事,如果没得选也就算了,有得选的话,找到让自己满意的对象是最好的。”

  “反正我又不急着出嫁,慢慢找呗!”

  ……

  在博白,素有捐资办学的优良传统。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举人李龙騆捐田29.2亩作学田,兴办义学。

  环玉书院是知县南宫秀带头捐献俸银、国学生朱景博捐献地基兴建起来的。嘉庆八年(1803年),知县颜樾在众乡绅支持下,将书院移建于城北。

  民国时期,县内许多学校也是靠民众捐资兴办的。

  40年代,县立凤山初级中学筹建,附近民众踊跃捐田作学校基金,捐田租达816石。

  50至70年代,因为一些特殊原因,集资建校,群众办学工作曾一度被忽视。

  直到进入80年代,县内集资那样的工作才重新得到重视,从去年的下半年开始,社会的各界人士便开始踊跃捐款,为家乡的中小学建设添砖加瓦。

  不得不说博白人在这方面还是非常团结的,就算是那些在省外已经工作数十年,很少再回到家乡的博白人,在听说家乡要集资建校后,一个个都是慷慨解囊,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据博白县志统计,在1986年到1987年,全县共筹集资金1341.2万元,新建校舍15.43万平方米,建成标准教室1711间,教工宿舍1304间,维修校舍19.7万平方米,新置课桌5671套。

  待到了1988年,全年又集资1544.2万元,推倒严重危房7.53万平方米,回建、新建校舍15.55万平方米,维修一般危房10.8万平方米,添置了大批教学设备,改善了县内学校的办学条件。

  要知道,现在博白人口也就一百多万人,两年多的时间集资建校的资金将近两千九百万,这还真是没几个县能够做到的。

  毕竟,博白县可不是那种富裕的县,直到二三十年后都还是自治区级的贫困县,但在教育方面,群众却如此舍得出钱,那后世博白县的教育能在广西名列前茅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了。

  ……

  那耶村老祠堂。

  此时春运已经结束,那耶邓氏例行召开族会,给族人们发放客运公司的分红。

  随着去广东打工的人数越来越多,客运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是越来越强,今年给族人们的分红,已经高达800块钱一股了。

  整整两百多万的现金摆在台上,由于面值最大的只有10元,相当于后世两千多万的现金,那视觉效果还真是挺令人震撼的。

  每年那耶邓氏的客运公司发放分红的时候,鸡麻坡、帮良、深水田村这些离得不远的官氏族人,得到消息后都会过来围观,今年自然也不例外,而且围观的人数比往年都要多。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