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靖难攻略> 第251章 建文二年(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51章 建文二年(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噼里啪啦——”

  “嘭!嘭!嘭!”

  正月初一,作为属于华夏的春节,即便身处战争的烟云中,却也不妨碍百姓们欢庆新春。

  建文二年如期到来,在这新春佳节的时候,从南边的皇宫内院,到北边的市井小巷,所有地方都一片欢腾热闹。

  哪怕是粮食只够吃不到四个月的渤海与辽东,朱高煦都特意让王元等人制作了烟花,并让神机营开炮来庆贺新年。

  只是相较于辽东百姓的热闹,朱高煦却愁容满面。

  “又来了……”

  “这是这个月第几封了?”

  广宁城内,居住在指挥使衙门的朱高煦看着西厂百户官递来的信,无可奈何的询问。

  “第六封,看样子燕王殿下是感受到了压力,所以才不断向您要兵的。”

  百户官自以为是的理解着,可朱高煦却嘴角抽搐,就他还能不清楚朱棣?

  历史上朱棣对上李景隆的时候才几万人?

  可机动的马步兵最多两万,骑兵也才五六千,剩下的三四万步卒还在严防死守,生怕被大宁和辽东的兵马偷袭。

  再看眼下,一万骑兵,五万马步兵,十万步卒……

  这阵容都堪比朱棣已经打到灵璧决战的时候了,而李景隆本该有五十万大军,现在只有三十万。

  十六万打三十万,换了旁人会担惊受怕,但朱棣恐怕根本没把李景隆放在眼里。

  如果不是自己要求他拖一拖时间,兴许他早就像打耿炳文一样,南下和李景隆在白沟河决战了。

  “这种时候还和我要兵,这便宜爹该不会是想分我的兵权吧?”

  朱高煦举棋不定的看着手中信件,他哪里知道朱棣只是单纯的眼馋,想把好东西都弄到自己手上罢了。

  “这辈子我可不会吃你画的大饼了……”

  朱高煦在心里遐想,然后将手中信递了回去:“你让人告诉我爹,就说我这边已经开始准备了,二月十五动手,让他那边也小心些。”

  “是……”百户官应下,随后又询问道:“要将渡海进攻登州的消息告诉燕王殿下吗?”

  “不必,人多眼杂,你说了之后他自己能了解,另外让人把孙铖叫来。”

  “是!”朱高煦吩咐完,然后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不多时便见到孙铖走进了这中堂之中。

  “殿下。”穿着从二品文官常服的孙铖走进了中堂,眼下的他已经是辽东布政使司衙门的布政使。

  尽管朱允炆已经将布政使拔擢为正二品,但朱高煦这边依旧用着朱元璋时期的制度,根本不承认他对文官的拔擢。

  “南边胡纶的消息送来了,比我们预计的快了半个月。”

  朱高煦在说南军水师的动向,孙铖刚刚得知这消息,但他已经知道己方要在南军水师派出平倭水师骚扰辽南时进攻,因此他立马知道了朱高煦寻他过来的意图。

  “金州船厂那边,眼下已经建造好了三艘三千料战船和十六艘两千料战船,还缺七艘三千料战船、十四艘两千料战船和三十艘马船。”

  “若是要在二月十五出兵,顶多只能加工赶制完十艘三千料战船和三十艘两千料战船,那三十艘马船估计难以建造出来。”

  战船的建造速度很快,因为大宁移民也被迁往了金州、旅顺等地,他们现在大多都在船厂从事造船业。

  只是战船建造速度虽快,但战船的运力却不高,真正运兵还是得靠马船,而马船的木料最起码要到二月初才能使用,二月十五根本来不及建造下水。

  如果没有马船,那即便渤海海军打赢了海战,也没有力量将四万多兵马投送登州。

  “金州内的商船,若是要征调,可以征调多少艘,又能运多少兵力,伱派人去查查。”

  “另外告诉王船工和刘船工他们,让他们立马加紧制造马船,能下水多少是多少,只需要保障两三年内不沉没就足够。”

  宋元明三代造船行业都十分发达,赖于独特的榫卯结构和修建技术,哪怕是三千料大船,也可以在三个月内建造完毕,只不过鉴于工期太短,这类船只往往使用寿命只能维持五六年。

  不过对于朱高煦来说,已经烘烤了两个多月木料的马船只要能撑两年就足够。

  “臣领命。”孙铖应下,朱高煦也继而开口道:“金州的粮食都制作成军粮了吗?”

  “都已经制作完成,十万石军粮制成两万斗军粮,足够四万大军吃一个月,另外豆料也准备好了两万石,足够六万马匹吃一个月。”

  “虽然已经都准备好,但臣觉得……”

  孙铖准备好了一切,可他觉得朱高煦这么做还是有些冒险,毕竟只带一个月的粮食就前往登州,万一李景隆回师,那很容易就会断粮。

  “放心,我已经准备好了一切,你只管等待开府库拨发粮食就足够。”

  朱高煦打断了他的话,并继而开口道:“我们只有三个月的时间,拿不下登莱二州,我们都得饿死。”

  “是……”孙铖不再多说,只在颔首后离开。

  他走出了指挥使衙门,嗅着空气中的硫磺硝石味叹了一口气。

  “这战事,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

  在孙铖叹气的同一时间,涿州城内,数万大军来来往往,有的在制作军粮,有的在制作干菜,还有的打磨兵器,总之一切都井然有序,俨然要开拔北上的模样。

  “登莱一地的水师已经决定在二月十五开拔,其中平倭水师会出兵袭扰海、盖、复、金四州,牵制渤海贼军,而我们需要在二月十五日开拔北上。”

  悬挂着【征虏大将军】牌匾的一处府内传出了声响,站在中堂内的李景隆一身戎装,手中拿着教条指着沙盘上的山河路线。

  在中堂左右,十余名将领围观李景隆所指点的位置,他们之中有的人甲胄就是简单的明军制式的明扎甲,还有的则是带有一些蒙古风气的装饰,将领本人样貌也更靠近蒙古人,色目人。

  这群由多民族组成的将领团队,便是聚集了大明三十万精锐而打造的平叛兵团。

  眼下,他们所有人都在看着李景隆指点山河,没有一个人提出疑虑,因为他们之中大部分人都曾经跟随李景隆练兵,这也是李景隆为什么能担任此次统帅。

  他有能力,威望高,是洪武年间继徐达、冯胜、蓝玉后,第四个佩戴征虏大将军印的将领。

  “眼下各城已经由水网串联起来,燕逆要南下,便只能走雄县和白沟河这两处地方,因此我将军队挪到了白沟河更前方的涿州,依托胡良河来驻守。”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