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清话事人> 273 乾隆:朕六十有余,对一个草原来的遗孀实在提不起兴致(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273 乾隆:朕六十有余,对一个草原来的遗孀实在提不起兴致(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诸位听说了吗?前两江总督李侍尧在刑部大狱待着。三法司审了好几场,就没个结果。”

  “您是想说,他和伪吴王有些亲戚关系?”

  “嘘。”

  众人缩缩脑袋,知道不能说太过火。

  但越是危险的话题就越有含金量。

  京城里头,九成的旗人都知道这个谣言。甭管真假,大家先过个嘴瘾热闹热闹。

  以至于紫禁城内的乾隆都听说了这个谣言。

  ……

  这个谣言的源头,是来自江北。

  在李郁的授意下,情报署开始向江北渗透活动并传播了数条谣言。这仅是其中一条而已。

  但是能够跨越山东、直隶,直接传播到京城,却和情报署无关。乃是前江宁将军崇道的心腹们帮着在京城传播的。

  目的是为主子脱困。

  逻辑很清晰,

  李、崇2人矛盾形同水火,如果把李侍尧冤死了,崇道就自然没事了。

  所以谣言才会如此肆虐。

  像李、崇这类的封疆,即使在刑部大狱里也是待遇超高的。住的是单间,有家具,有干净被褥,有阳光照射,一日三餐可点菜。

  狱卒们点头哈腰,哪儿敢大声说话。

  像这种级别的犯人,即使明天送上断头台,今天也要小心伺候着。

  原因很简单,

  他的子孙还在,门生故吏还在,人死余威在。捏死你个小小狱卒,不费吹灰之力。

  ……

  狱卒端着两份一模一样的饭菜,弯着腰进来了。

  “二位大人,请用晚餐。”

  “伺候不周到的,还请包涵。”

  李、崇二人的单间都没有上锁,一推就出来。

  俩人打了个照面,不忘互相攻击一下。

  “哼,贰臣之孙,汉奸后人。”

  “八旗耻辱。”

  年轻的狱卒不敢抬头,生怕被迁怒。夹着尾巴溜出大狱,把最外面一层锁小心的锁上。

  同伴问道:

  “咋?又挨骂了?”

  “今天倒没有。饭菜一模一样,就连那熏鸡都是一样重量。”

  前两日,李侍尧的那份鱼略小一圈。

  他当场就砸了饭菜,赏了狱卒两耳光。

  狱卒还只能讪笑着,打扫干净后换了一份新的。

  ……

  同伴稍微年长,叹了一口气,安慰道:

  “拿着。”

  年轻狱卒袖子一沉,左右环视无人,小声问道:

  “这么多?”

  “拿着吧,两位大人的家眷送来的。尚书侍郎员外郎主事都拿了,我们跟着喝点汤。放心吧。”

  看在沉甸甸的银子份上,瞬间不委屈了。

  得,就当是伺候亲爹了。

  人生就是这样,思路一转换,豁然开朗!

  ……

  而江南的各县衙门口,都在同时上演一幕“父慈子孝”剧。

  东山青年文官学校面试合格的那些人,在约定的日期早早赶到所属地县衙报名交费。

  却看到告示上,入学条件增加了一条:

  “3代血亲中,凡有在吴王麾下从军者,优先入学!”

  “军爷,这是什么意思?”

  一名身穿李家军军服,左侧挂佩剑,右侧悬手铳的队长,面无表情的解答:

  “字面意思。”

  “报名合格的人太多了,谁不想当文官?哪儿有那么多衙门安置?所以加一条入学门槛,优先挑选对王爷忠诚之人。”

  围观的人进退两难。

  怀里揣着30两银子,感觉滚烫。

  队长站在台阶上望着这群走又不想走,报名又不想报名的人,说道:

  “王爷仁德,无需层层科举,低门槛招士。从苏州到杭州,从江宁到徽州,衙门口的椅子八成都空着。如今是靠着一帮旧胥吏撑起秩序。”

  “第一届学生只要顺利毕业,立马补缺。越往后,这门槛就越高。”

  “到时候,一年300两学费打破头都挤不进来,从军也没用。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

  “我,报名从军。”

  一个30岁左右的汉子冲到面前,还拉着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额头全是汗水。

  队长露出了笑容:

  “进去吧。”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后面就好办了,十几对父子跟着往前挤。局面总算打开了。

  一下子戳到了江南百姓的软肋——当官!

  为了子女入仕,银子可以舍,命也可以舍!

  隔壁街茶楼二楼,

  站在窗口的宣传署长贾笑真松了一口气,总算不负王爷!

  王爷组建第4军团,要求兵源本土化,全部来自江南民间,还要自愿。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