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清话事人> 248 粘杆处细作:我只说了五个字就暴露了。告诉我,为什么?(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248 粘杆处细作:我只说了五个字就暴露了。告诉我,为什么?(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他很快就想通了当前的局面,教主生死未卜,白莲成了烂地瓜,该为自己着想了。

  当务之急,牢牢抓住这8000兵。

  好在这批兵是他亲手训练出来的,个人威望尚可。

  一路匆匆行军,日行50里,几乎是极限了。

  遭遇了2次清军绿营兵拦截,都成功突破。

  阿桂抓大放小,把重心都放在了洪教主那边,调兵遣将四处围堵。对于他这部残兵,只是出动了偏师拦截。

  新店镇,

  是湖北和湖南交界处的一个小地方,此时张厉勇率部在此稍作休整,顺手洗劫了几个村子还有2家大户,补充了粮草。

  “大哥,咱们算是单干了吧?”

  “嗯,不单干也也不行啊。”

  张厉勇一路上都心事重重,他需要考虑的事太多了。

  “那咱们既然脱离了白莲,要不要换个旗号?”

  “不,还是叫白莲义军!”

  “啊?”

  见心腹们不解,张厉勇又解释道:

  “一路上我想了很久。白莲这一套说辞忽悠蠢人挺好使的,对于咱们掌握底下的兵也有帮助。”

  “咱们关起门来讲,都知道弥勒下凡白莲降世是骗人的鬼话。但是出了门,还是要把信卯挂在嘴边。常喊常新,常说常信,明白了吗?”

  ……

  “还有,提拔一批能打仗的人上来,抬高待遇,拉拢人心。挑人的时候,你就和他聊聊弥勒,瞧他反应。若是真信的你就记录下来,提拔做个十夫长,下次遇到硬骨头我就派他打头阵。”

  帐内人频频点头,都是张氏族人还有原督标心腹亲兵,自己人。

  大哥讲话,从来都很真诚。

  说的露骨点也无妨。

  吃喝完毕,突然有一原督标心腹说道:

  “大哥,士气有点低落。打了败仗,底下人心气都没了。”

  张厉勇一抹嘴:

  “附近有小城吗?”

  “有,往东方向再走上70里就是通城县,是个小县。”

  “再小也有三尺油水!告诉弟兄们,攻下通城我让他们快活3天。”

  “嗻。”

  心腹们眉开眼笑,屠城好啊。

  屠一次城,充分释放出人性中的恶,底下这8000兵个个都成了虎狼兵。

  大哥指向哪儿,他们就打哪儿。

  趁着朝廷大军没顾得上自己,赶紧杀进江西,在赣南山区重起炉灶。虽不能大富大贵,可也是逍遥自在的山大王。

  张厉勇的战略眼光,还是相当不错的。

  ……

  圆明园,

  乾隆狂喜:

  “阿桂这个奴才,真是给了朕一个惊喜啊。他这么快就把湖北局势给逆转了,好,好的很啊。”

  众人立马跪地,山呼万岁。

  总管太监秦驷发自内心的开心,好久没见主子这么开心了。

  过了一会,乾隆冷静了下来,笑道:

  “攻守易形了,一股流窜的教匪是成不了气候的。有阿桂居中调度,有各省绿营会剿,教匪覆没、匪首枭首只是时间问题。”

  “嗯,马忠义这个奴才打的也不错,没有辜负朕的信任。”

  乾隆将军报给众人传阅,一时间群情沸腾。

  军报的多达数千字,战争过程描述的很详细。

  武昌战役自然是大头,之外还有成都八旗渡川江腹心开花的过程,以及汉中总兵马忠义率2000秦兵走小道奔袭郧阳的描述。

  “汉中镇标,跋涉半月如同神兵天降,杀郧阳贼眷两万余人,汉水为之变色~”

  众大臣自动忽略了血腥,交口称赞。

  ……

  乾隆也颇为得意的回忆起了往事。

  “当年,兆惠在伊犁做督粮官,从未有战场经验。征西将军也不敢给他这个机会。”

  “后来,西域的军情糜烂,大小和卓来势汹汹,征西将军指挥失当。”

  “朕力排众议让他尝试了一下,结果他居然打的很好。黑水营一仗,堪称是打出了八旗的骨气,硬生生的就把不利战局打成了顺风局。”

  众人立马称赞:

  “皇上慧眼如炬,总能发现人才。”

  乾隆也笑道:

  “朕御极41年明白了一个道理,咱大清不缺人才,缺的是伯乐。”

  “说底下没有贤臣可用的,那是庸碌君王。”

  “要给人才机会,要给他犯错的空间,才会成长成为朝廷重臣。”

  “没有人一开始就是大才,都是一步步历练出来的。我大清的兆惠,何止百千?”

  这一番话,说的所有大臣心服口服。

  一步步走到这个程度,他们都懂这些道理,但是轻易不敢讲出来。

  再望向老皇帝,更加敬畏。

  这一次的山呼英明,倒是发自内心。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