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清话事人> 144 敢情,八旗太君来了,是好事呐(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144 敢情,八旗太君来了,是好事呐(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一声吆喝,

  旁边的无关人,立即避开,20米内闲人勿近。

  高炉的底下铁水口打开,

  一股暗红色的铁流,流入钢槽。

  隔着好几十米,李郁都感觉到了那扑面而来的热浪。

  几个彪悍的汉子,穿着皮围裙,戴着皮手套,铁盔,冲了过去。

  下一道工序,

  是在特制的转炉里,加热,搅拌,最后定型,成为符合尺寸要求的钢胚。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炮胚的铸造,也是铁厂承担了。

  用上了铁范铸炮法,十分高效。

  李郁乐观地觉得,

  可以将足够多的3磅炮,6磅炮,编入步兵空心方阵和清军野战。

  ……

  陈厂长跑了过来:

  “老爷,铁厂环境恶劣,您怎么来了?”

  李郁感慨道:

  “老陈,辛苦了。现在的人手够吗?”

  “不太够。”

  “缺多少人?”

  “壮丁20人,另外健妇或者小孩,也来10个吧。”

  李郁没意见,

  理论上,他不缺劳动力,因为有银子。

  大清朝的人力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也不再需要担心泄密,如今的造反战车已经在高速路上。

  任何人只要上了车,

  就没有机会跳车了,跳了也是死。

  西山岛的岗哨,巡逻队,密度很大。

  甚至还增加了10几条狗。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一共抓获逃跑者20余人。

  审讯结果高度一致,

  都是不想跟着造反的,想潜逃的,甚至是想去报官的。

  处理流程很简单,

  公布罪行后,在河滩处决。

  杜仁不在,但是留下了物资台账。

  再结合铁厂的消耗速度,大致估算,铁矿石是第一紧缺的原料。

  第二紧缺,是燧石。

  第三紧缺,是硫磺。

  一旦战事开启,消耗巨大,就会越来越头疼。

  ……

  李郁一时也想不到太好的办法,

  只能等待开春后,大肆购买,哪怕是溢价也在所不惜。

  铁矿石从开采,到冶炼费工费时。

  他准备重启大规模的钢铁锭采购计划,从广东从浙江。

  直接用船运,缓解燃眉之急。

  他没想到的是,

  燧石问题,杜仁居然帮他解决了。

  这些天,杜仁一直在长兴县蹲点,

  监工挖掘石灰石,煤块,还有铁矿石。

  这些玩意都不怕风吹雨淋,

  就直接露天堆放在码头旁,等待湖面冰层融化恢复通航后,再运走。

  水泥厂,

  准备建两处,一处在长兴,一处在东山。

  长兴水泥厂很方便,

  靠近石灰矿,原料当地都有。

  东山水泥厂,就比较麻烦了。

  大部分原料,都要靠外运。

  但是苏州府筑城任务艰巨,所有必须有个就近的供应点。

  ……

  码头上堆积如山的石灰石,

  杜仁在巡查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石灰石,

  一般都是灰白,灰黑,灰黄这样的颜色。

  质地不硬,锤子一敲就碎裂。

  然而,

  却时不时的夹杂着深色的结晶核。

  小的像枣子,大的像苹果。

  好奇心使然,他用刀子凿了几下,

  周围的石灰石纷纷脱落,深色结晶核就掉了出来。

  他用脚踩了一下,

  感觉很坚硬,像花岗石一样。

  正在他蹲着琢磨的时候,

  旁边一个工头路过,小声说道:

  “爷,您需要火石吗?我帮你弄块好的。”

  杜仁困惑:

  “什么火石?”

  “您瞧的这黑乎乎的东西,就是火石啊。”

  工头凑过来,拿锤子狠狠敲了一下。

  火星绽放!

  杜仁被惊讶地往后一退,坐在了雪地上。

  工头吓坏了,以为闯祸了,连忙过来扶着:

  “爷,小的手贱。都是小的错。”

  他很担心,

  会被迁怒,失去这份工作。

  他是本地人,居住在十几里外的村子里,

  严寒冬日,挣钱不易。

  这份包两顿饭,还有工钱拿的活儿,属实是美差。

  ……

  杜仁却是直勾勾的盯着这块黑色的小石头,

  手一伸,示意他把锤子给自己。

  工头连忙递上,在一旁不敢出声。

  杜仁狠狠的敲击石块,直到断裂成两半,

  他捡起其中一块,看了看断裂口,很锋利。

  然后,

  将断裂口对准一把铁锹,狠狠的刨。

  每一下,

  都伴随着火星四溅,直到十几下后,断裂口磨平,没了火星。

  “这东西,你们当火石用?”

  “是啊。”

  “多吗?”

  “啊?”

  “我问你,这东西地底下多吗?”

  “石灰岩里天然夹杂着,有时多,有时少。”

  工头殷勤的推开石灰石,翻找着。

  短短一会,

  找出来了4块。

  最大的有橘子那么大,最小的只有眼珠子那么大。

  ……

  杜仁拍拍手上的白灰,走了。

  留下了一头雾水的工头。

  “阿坤,我找到好东西了。”

  “烤全羊吗?”

  “呸,比那好一百倍。”杜仁从袖中摸出一块黑色石头。

  “就这?”刘阿坤有些郁闷。

  “这是燧石,大哥心心念念的战略物资。”

  李郁一直以为,燧石在大清朝很少。

  即使有,也在东北,西南山区。

  实际上是走入了思维的盲区,

  燧石并不是什么成分严格固定的矿石,而是只要能打出火星的类似成分矿石,都算燧石。

  是一种石英的变种。

  颜色,形状更是五花八门。

  白色,黑色,灰色,褐色~

  层状,结晶核状~

  优质的燧石当然好,可不代表其他的燧石就不能用。

  当天,

  杜仁就派人在石灰石中挖出了几十块大大小小的燧石。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