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71章 时间是给所有人的(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471章 时间是给所有人的(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朱雄英登基后并没有采取什么大动作,这让群臣安心了许多。

  第一条正式行政命令,竟然是招贤令。

  这多多少少有些出乎群臣的意料。

  第一条正式诏令,往往昭示着皇帝的内心。

  招贤说明皇帝是想有一番作为,这其实也是群臣乐于见到的。

  谁不想参与盛世的创建,名留青史呢?

  但区别是,如何开创这个盛世。

  老朱那种行为,没几个当臣子的会喜欢。

  朱标才是大家希望的那种明君模板。

  有想法,有手段,但比较注意方式方法。

  朱雄英作为早早就确定的第三代,自然是大家研究的对象。

  对他,群臣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他不像太圣皇那样残暴,偶尔还能和群臣开开小玩笑。

  很多奏疏上的批复,非常风趣幽默,被大家广为流传。

  忧的是,他做事不如太上皇那样稳重。

  几次出手变革,要么推倒重来,要么平地起高楼,手段堪称霹雳。

  这种激进的行为,是群臣不愿意见到的。

  风险太大了,没必要这样干。

  不过总体来说,大家还是比较满意的。

  毕竟不论是南方治理血吸虫、安抚蛮僚,还是改革鸿胪寺、推行抚慰使计划等等。

  这些工作都不是短期能见效的。

  朱雄英却能十余年如一日的坚持,一点点改变。

  这种耐心是一种很优秀的品质。

  尤其是对于处在变革时期的君主来说,耐心更是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新政是需要一点点调整的,有时候数年都不一定能见成效。

  君主没耐心,那所谓的变革也不过是朝令夕改罢了。

  王安石变法失败,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宋神宗着急弄钱,逼的王安石急于求成。

  关键是,宋神宗自己也很清楚,他的行为导致了一系列的恶果。

  他甚至还拿着这些恶果,去问王安石有没有这样的事情,能不能解决。

  可他从来都没有想过改变一下自己,继续逼着王安石搞钱,这才是最致命的。

  这一点上,朱雄英的表现,是相当让大家满意的。

  在大家心里他是具备明君气象的。

  否则,群臣又怎么可能会对他心服口服。

  不会有人以为,他是太子、皇帝,所以大家就会尊敬他吧?

  不过即便如此,朱雄英的第一条正式行政命令是招贤令,还是非常的让人惊喜。

  因为招贤令不但代表着皇帝的远大理想抱负,还意味着对人才的重视。

  古往今来,重视人才的君主,很少有不能开创大事业的。

  而人才在这样的君主手下,也能发挥自己的才能。

  说白了,重视人才一般就不会随意残害人才。

  这对群臣可不就是一个好消息吗。

  按理说,有了科举,这种招贤令影响不至于这么大。

  问题是,去年老朱才暂停科举,大批的读书人出仕无门。

  现在朝廷要招贤,可不立即就引起了轰动。

  而且朱雄英还规定,每个省举荐五十人,府举荐十人,县举荐两人。

  且被举荐的人之间,不能有亲戚、师生之类的关系。

  这一点大家都很支持,防止举荐上来的都是一家人,导致某一个家族在地方坐大。

  皇帝要是连这点防范之心都没有,那群臣反而要担心了。

  太天真的皇帝,也是群臣的噩梦。

  大明目前拥有二十三省,三百余府,两千百余县,加起来要举荐八千余人。

  这八千多人自然要经过考核的,不是来了就给官。

  但这种招贤比科举简单多了,只要不是特别差都能授官。

  区别是,考核成绩好的当大官,成绩一般的当小官小吏。

  要搁正常时候,皇帝要一口气招用这么多人,必然会遭到群臣反对。

  可还是去年,老朱杀了太多人。

  虽然靠着朱标留下的家底,维持住了朝廷运转。

  可官吏数量方面还是有些捉襟见肘,人才储备也见了底儿。

  朱雄英的招贤令,能极大的缓解这方面的压力。

  可以说,这个招贤令,来的太是时候了。

  朝野上下一片称赞,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招贤令也在极短的时间,就帮朱雄英树立了威信。

  额……用树立不准确,而是他之前就积累起来的威信,在这一刻爆发兑现了。

  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皇宫里朱雄英也非常开心。

  “哈哈……被卖了还帮着数钱,就是这样子吧。”

  陈景恪好笑的道:“别说是他们,我都没想到你会来这一手。”

  “话说,你是怎么想到这一招的?”

  朱雄英得意的道:“你要是能想到才怪,这可是我和妙锦商量了许久才想到的。”

  “大明已经有近十年没有迁徙过富户,现在民间富户可是不少。”

  “我爹当政那几年,推行国家计划,也让不少人发了大财。”

  “关键是,能在国家计划里面发财的,必然和官府有所勾连。”

  “这样的人家,往往对地方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甚至能架空地方衙门。”

  陈景恪深以为然。

  朝廷和地方豪强的斗争,贯穿了整个帝制时代。

  朝廷强势的时候,通过迁徙富户削弱地方势力,确保中央权威能延伸到基层。

  朝廷弱势的时候,无力施行这个政策。

  富户就会壮大成为豪强,垄断地方权力,让皇权很难下到地方。

  大明目前自然没有地方豪强,尤其是陈景恪刚出山那几年,朝廷调整人口分布。

  宗族势力遭到巨大打击。

  但上千年形成的人口结构,不是短期就能瓦解的。

  依然有很多小家族聚居在一起,只不过影响力非常小了。

  可时间长了,这种小家族又能演变成大宗族。

  尤其是朱标执政后,施行国家计划,更是让一大批有门路的人富了起来。

  这些人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家族成员众多。

  人多力量大,家族人口少是很难在地方上站稳脚跟的。

  其二,在衙门有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加入国家计划工程中去。

  其三,在地方上具有一定影响力。

  百姓的工作有多难做,接触过的才知道。

  没有地头蛇或者地方上的遮奢人物出面,什么事儿都干不成。

  这样的人家,如果长期放任不管,是必然会发展成士绅豪强的。

  但如果朝廷明牌迁徙这些富户,他们肯定会想办法隐藏自己,把别的人推出来当替罪羊。

  他们有衙门的关系,很容易就能做到。

  所以朱雄英就变换了一下思路,让他们主动跳出来。

  招贤令发布之后,各地衙门必须要推举贤才入京。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