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假设,明军还能保持战斗力,人家北元又不是瞎子聋子,就不会逃走?
到时候无法获得粮食补给的明军,只能人吃人了。
当年霍去病也是带着偏师行军,且还是经过好几次军事行动,才实现了封狼居胥。
蓝玉就算再想立功,也知道一战定乾坤是异想天开。
他的目标是缓步推进,今年前进五百里,明年再前进五百里,然后再寻求决战。
“朝廷的战略是,在有水源的地方修筑城池,然后驻军垦荒。”
“用这种方法,一点点蚕食漠北,最终将北元消灭。”
“所以此次我们出兵的目的,不在于杀伤多少敌人,而是寻找合适的地方筑城。”
“只要第一座城池能修建起来,我们就将化被动为主动。”
“大家来商量一下,这第一座城池修筑在哪……”
就在这时,亲兵进来汇报,徐允恭将军回来了,还带回了重要情报,在外面求见。
蓝玉眉头微皱,面露不喜之色。
这边正召开重大会议呢,有什么事情不能等等再说?非要赶这个时候?
不过谁让徐允恭身份特殊呢,面子还是要给的。
“让他进来。”
很快浑身血迹的徐允恭,就气喘吁吁的走进来。
看到他的样子众人都不禁一愣,什么情况?
这是刚刚从战场厮杀回来的,还有敌人敢来庆州撒野?
蓝玉连忙询问情况。
徐允恭就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全部讲了一遍。
竟然掌握了天元帝的行踪?
众人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蓝玉则是狂喜,这不就是瞌睡来枕头了吗。
不过他还保持着理智,将那部落首领叫过来,一番询问才终于确定了情报真实性。
“哈哈……好好好,还未开战允恭你就立下一大功。”
徐允恭也难掩喜色:“侥幸侥幸。”
蓝玉又勉励了几句,就让他在一旁旁听。
“诸位以为这条情报可信否?”
众将纷纷发表意见。
有人认为不可信,毕竟一群普通牧民,怎么可能掌握北元皇帝的行踪?
就算是真的,现在他会不会已经走了?
而且从辽东前往贝尔湖的这一路上,肯定布满了北元的眼线,大明军队走不出去多远就会被探知。
天元帝有的是时间逃走。
也有人认为可信,正因为消息来源突然,才没有造假的可能。
而且那个部落首领说的也完全符合逻辑。
唐胜宗分析道:“去年大明攻打辽东,北元伪帝为了方便指挥,必然不会离辽东太远。”
“但为了自身安全,他也不会离辽东太近。”
“捕鱼儿海离辽东七百里距离,不远不近非常合适。”
王弼也赞同的道:“有湖就有水,有水就有大片的牧场,才能养活北元王廷和周边的部落。”
“我认为,北元将王廷放在这里,是完全有可能的。”
两人的分析,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最终蓝玉拍板说道:“不论这个消息是真是假,我们都必须去一趟捕鱼儿海。”
“你们也说了,这里有湖有水有大片牧场,自然也适合建城屯田。”
“如果真能在这里抓住北元王廷,那最好不过。”
“如果找不到,我们就在这里筑城。”
有人质疑道:“这里深入草原,在此筑城会不会太危险了。”
蓝玉说道:“有水泥怕什么,况且也不是只修这一座城。”
“等城池建好,会沿途修筑堡垒驻扎军队。”
“到时形成一条数百里的防御带,压缩北元人的活动空间。”
以水泥修筑城池堡垒连成一条线,然后线变成网,彻底控制草原。
这是很早之前就提出的战略。
这些年军方一直在推演这种战略的实施方案,朝廷也一直在囤积水泥和原材料。
现在终于到了实际操作的时候。
见蓝玉有了详细方案,其他人也不再说什么。
之后众人商议起具体该怎么做。
直接率军打过去肯定不行,北元王廷必然在辽东方向布满了探子。
等他们发现明军动向,完全可以退走,让大军扑个空。
所以,明军最好能隐藏行踪。
而这恰恰是蓝玉最擅长的。
作为先锋出身,他最擅长的就是秘密行军和奔袭。
当即就制定了方案:“延安侯,你率领五万人佯装主力,吸引北元注意力。”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