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28章 皇商要不得(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28章 皇商要不得(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就连最不关心此事的百姓,也开始讨论起来。

  朱标的那句话,也先一步传到了河南。

  所以等他到达之后,河南这边的舆论风向,清一色支持黄河回归故道。

  这里的官员还试图打探他的口风,获得更确切的消息。

  朱标自然知道他们的目的,就故意说道:

  “黄河改不改道不是我们说了算,要有专业人才勘探,拿出证据才行。”

  此言一出,官吏们心中就什么都懂了。

  太子殿下这是想要详细数据。

  而太子殿下代表的是陛下,也就是说陛下想要数据。

  这东西我们没有,但可以找人勘探啊。

  妥了。

  马上找懂河务的人去办。

  之后朱标就不再谈论黄河改道之事,做到这一步已经足够了,再多就是画蛇添足。

  接下来,他将心思都放在了宝钞新政上。

  时间已经进入六月份,到了发行新钞的时候了。

  宝钞新政到底能不能行得通,就看这一哆嗦了。

  就算有再大的事情,也要为此让步。

  ——

  时间线退到半个月前。

  在完成黄河改道的布局之后,朱元璋就带人来到宝钞提举司的仓库。

  各种面额的宝钞,码放的整整齐齐,犹如小山一般。

  即便陈景恪见多识广,腿也有点软。

  这可都是钱啊。

  不过还好,不需要扶椅子就能自己站稳,没有丢人。

  朝旁边的朱雄英和徐允恭看去。

  发现朱雄英就是有些兴奋,别的都还好。

  想一想就明白原因了,太孙,啥场面没见过。

  徐允恭就没这么淡定了,从他不停滚动的喉结,和略微有些颤抖的手。

  就能看出心中是多么的亢奋。

  这让陈景恪心里平衡了许多,丢人的不是我一个啊。

  “老徐,啥感觉?”

  徐允恭白了他一眼,不过还是老实的说道:

  “我算是明白,为何会有那么多贪官污吏了。”

  “看到这么多宝钞,我都有些控制不住自己了。”

  陈景恪也没了开玩笑的心思,说道:

  “是啊,在来之前我觉得自己能视金钱如粪土。”

  “可亲眼见到这么多钱摆在眼前,说不动心是骗人的。”

  “嘿。”朱元璋戏谑的声音传来:

  “看你们俩那点德行,这就忍不住了?”

  “要不带你们看看剥皮萱草,让你们清醒一下。”

  两人猛摇头:

  “不用了不用了,看到陛下我们就已经清醒了。”

  朱元璋大笑道:“哈哈……别贫了,宝钞新政能不能成就在此一举了,伱们可要帮我盯牢了。”

  徐允恭回道:“陛下放心,押运宝钞的人已经安排妥当,保证出不了问题。”

  朱元璋颔首道:“你办事我放心,开始吧。”

  徐允恭一声令下,仓库内的官吏就开始轻点宝钞,分类搬到外面。

  仓库外面,十三支由禁军和稽查司成员组成的队伍,早就严阵以待。

  他们负责将宝钞运送到十三个省,移交给当地的金钞局。

  然后金钞局按照既定的办法,将这些宝钞发行出去。

  按照朱标的计划,这些宝钞将优先在应天府周围的几个省发行。

  原因很简单,这里最富裕,人口最密集。

  只要能在这里流通开,别的地方就好办了。

  所以,仓库里的宝钞,八成都是送往这几个地方。

  剩下的两成则会送到偏远地区。

  随宝钞运出的,还有两条新律:

  一、各衙门、商铺、个人不得拒收宝钞,违者惩处。

  二、新钞换旧钞,原价兑换,为期半年,大年初一旧钞将全面停止使用。

  朝廷不可能只通过金钞局发行宝钞,还有别的途径。

  比如官吏的俸禄,朝廷的赏赐等等。

  进入六月份,百官都领到了属于自己的俸禄,其中一半是粮食,一半是新钞。

  朱元璋也赏赐出去不少。

  百官拿到新钞,也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拿到了俸禄,忧的是谁也不知道新钞到底如何。

  万一还不如旧钞呢?

  说起旧钞,百官心中更是苦涩不已。

  以前拿到宝钞,他们都会第一时间花出去,根本就不会存起来。

  结果呢,三个月前盐商入场。

  宝钞的价值一天比一天高。

  一开始原价,没几天就变成了高出面额一成的价格收。

  又过几天,价格提高到了高出面额的两成收。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