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行啊,我还不爱吃米饭,给整一碗,呵呵。”
这老板带着副黑色方框眼镜,看镜片厚度估计度数不低,目测他三十五六岁样子,个子不高,身材偏瘦。
这边儿的码头不在旅游区,晚上根本没人,不知道他这家小店为什么半夜还开着。
很快面条端上来了,热气腾腾,量足,筋道。
我尝了一口便知道这绝对是手工的,关键一碗才四块钱。
看我吸溜面条,他坐在厨房门口的椅子上守着火炉说:“哥们,我看你怎么衣裳是湿的,你刚下水了?”
“嗨,别提了,刚才没看清脚下路,不小心踩空掉湖里了!那水凉的差点没把我冻死,这不看大哥你这店开着,所以想进来吃口热食暖暖身子嘛。”我随口说。
“这样啊,那要不你快把衣裳脱了,放火上烤烤干。”他好心冲我说。
“不用,我火力旺,衣裳过会儿就暖干了。”
“对了大哥,都几点了你还开着门,这附近晚上没什么人,你能赚到钱吗?”
他笑道:“能赚,就是赚的少点儿,这段时间水上环卫队整治湖面垃圾,他们三点多钟就上班儿,我主要做他们生意。”
“原来是这样。”我继续低头吸面。
一碗面十分钟干完,我随手扯了张餐巾纸擦嘴。
就这时,我偶然间看到这小吃店厨房的墙上挂着一张大尺寸画,因为长期烟熏火燎,导致纸张颜色被熏成了焦黄色。
我丢掉餐巾纸,过去看了几秒钟,回头皱眉问:“大哥,这好像是以前淳安县的地理图吧?”
他抬头看了眼,笑道:“是,这是我以前自己没事儿干瞎画的,现在没什么用,糊墙了。”
“这是你自己画的??”
我很惊讶,因为这张画虽然整体上看起来笔画潦草,但细节十足。
像有什么山,什么河,什么镇,什么桥,几乎都描绘出来了。
不了解的人可能看不懂,但我详细研究过清代和明代的地方县志,这一看就不是瞎画的。
以前的威平,港口,茶园,各种村子,还有著名的进士牌坊,贞洁牌坊,关帝庙,康王庙,三圣庙,先农坛,还有石峡书院遗址,瀛山书院遗址,台鼎小学,淳安电厂,天主教堂,等等,这些上头都有标注。
之前摸过水下古狮城,上次我们捞上来的那个用来收钱的铜功德箱,就是当时城内康王庙里用的东西。
这张图上描绘的地方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沉到了千岛湖底,只有几处地势高的地方没受到影响。
我看了几分钟,意识到这是淳安地理图,因为淳安和遂安在1958年合并,后来新修了很多道路和建筑,所以这张画描述的肯定是1958年以前的风情地貌。
这就厉害了....
如果他是个七八十岁老头,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遗民,那我还能理解,
可他不过也就三十多岁!他出生那阵这些地方早就没了!
“大哥你贵姓,怎么称呼?”
“免贵姓张,张金桥,兄弟你呢?”
我随口报了个假名:“哦,我姓项,项晓聪。”
“听兄弟口音是北方人吧?来我们这里是旅游的还是做生意的?”他问。
我笑道:“做点小生意,这不是快过年了,想从这里往老家那边儿倒腾点鱼货,赚点差价。”
“呵呵,我看这路子可以,我们这里鲢鱼青鱼便宜的很,本地人都不怎么吃了。”
扯淡了一会儿,我切入了正题。
首先我问他以前是做什么工作的,为什么对老淳安县地形如此熟悉,再有我问他为什么要画这张地图?是画着好玩还是干什么用。
他听后沉默了半分钟,突然苦笑道:“我以前当过几年美术老师,所以画画还可以,至于你问我为什么如此了解老淳安,算了吧兄弟,这没什么可好奇的,往事不堪回首啊。”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