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种疑惑只是被他压在心底,毕竟从现在的局势看己方只要稳扎稳打,就不可能面对什么威胁。
不过除此以外,李晟想的还更多一些。
按照李晟出发前从沈祚舟那里得到的指示,这次26名船员中至少要有8到10人参与“长期任务”,能坚持多久不回地球就坚持多久,需要测试出保证正常工作能力的极限时长。
现在只有他和那个年轻的心理学博士是所有人中最冷静的,哪怕他们其实也按耐不住激动,但却已经提前认识到了未来几个月后的情况变化。
他敏锐的察觉到了李晟的心里在想其他事,不过直觉让他并没有继续追问。
当然心理问题才是真正的大问题,大航海时代远洋船只上的水手都有忍受不了孤独跳海自杀的,远离人类十几亿公里生活数年对宇航员的意志考验可想而知。
前进号的燃料贮存极限是按照6台100全功率运行72小时、再加上20%的冗余计算,需要整整1000吨燃料,实际极限存储量达到约16000立方米液氢,约1130吨燃料,六个服务舱的大部分溶剂都拿来存储液氢了。
实际上李晟在思考的是这几天航发委和航天局的有些不同寻常,最近几天钟成和几个核心人物都不在,林炬也玩消失。
他重新将全部注意力放到了任务中,此时瑞云号的舷窗里已经能看到一个不大不小的半圆形造物,那就是大半被阳光照亮的前进号。
而且前进号肩负的任务很重,就跟已经在月球待了半年的四人组一样,这一批前进号的宇航员可能都要待同样甚至更久的时间。
闪电号只能运送货物,补完物资后就得返回地球,团结号和进步号则分别对接在空间站功能舱的两侧,保证重心大致不变的同时作为应急载具。
这也是现在空间站结构的缺点,除了本身的组成部分外,如果对接其他航天器旋转时就必须考虑配平,必须是对称放置,质量误差还不能过大。
三個月前的“艾萨克·牛顿”号只能说昙花一现,后续阿美只进行了两次总共不超过20天的试验,因为基于龙飞船改造的‘重力龙’实在是太小了。
过去的三个月里前进号除了电力和RCS燃料外几乎没消耗多少物资,而电力对它又近乎无限,所以宇航员再次进驻其实不怎么需要大量准备。
即使把人数增加到50人,物资消耗提高到15公斤,那也是30个月呢。
不仅仅是充分熟悉并发挥这座空间站的全部潜力,更重要的是验证人类在重力环境下能在太空生存多久。
连欣伟的声音将他从思考中唤醒,不过李晟只是轻轻摇头:
“没什么。”
刨除其他类消耗品300吨,这也还意味着近700吨的物资存储量,按照每名宇航员每天10公斤氧气、水、食物等配给消耗计算,能够维持90个月,也就是7年半。
看来就连地面都认可了“舰长”的称呼,居然给机器人也更改了设定。
“谢谢你的关心,我会尽快给你换上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