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真不是朱三太子> 第二百四十八章 进取成都,清廷之软弱(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百四十八章 进取成都,清廷之软弱(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愚以为朝廷宁失四海,决不令世子返国也。夫弱者与强者斗,弱者利乘捷,而强者利于角力;富者与贫者讼,贫者乐于速结,而富者乐于持久。”

  “今云南一隅之地,不足当东南一郡;而吴越之财货,山陕之武勇,皆云翔猬集于荆、襄、江、汉之间,案兵不举,思与久持,是何异弱者与强者角力,而贫者与富者竞财也?”

  可以说,刘玄初当时虽在云南,但对形势可谓一语中的。以一隅之地与清廷抗衡,利在趁着清廷混乱速战速决,长久对峙必将自取灭亡。

  如此精准深刻的洞察力,只凭此建议,刘玄初便不失为战略大家,目光之深远,超过了当时百分之九十九的人。

  但吴三桂终归是个阴谋家,没有真正的雄才伟略。他屯兵不进,坐失良机,给了清廷喘息的时间。最终的命运,在那时就已经注定了。

  从这几件事情上,其实就能看出刘玄初虽然在地位上没有方光琛高,但在看问题的深度上,却非方光琛所能及。

  刘玄初在来夏府之前,更比方光琛细心,他已经给三太子殿下写了书信,派家人出城秘送。

  在如何劝降吴部官将的问题上,他还有另外的想法,要向太子殿下禀奏建议。

  “太子殿下英明神武,谋略深远,往往直指人心。”刘玄初对已经晓谕天下的追封赐谥极为赞赏,认为能够两全其美地解决西山众将的疑虑,堪称绝妙之招。

  “惟望殿下乃天生圣人,以靖中华耳!”刘玄初挺起胸膛,步伐坚定,想象着自己已是博带峨冠,以故国的衣装示人。

  ………………

  重庆,朝天门码头。

  新晋信阳王袁宗第在大都督府两王一公的相送下,登上舰船,还向岸上的众人挥手告别。

  出征湖广的部队全部撤回川东,又进行了休整,加强了武器装备后,占领成都的计划也开始实施。

  信阳王袁宗第主动请缨,率三营人马,由重庆水师相助,出征成都。

  经过不断的试航勘测,泯江水道已基本探清,宜宾驻军移民,则意味着进取成都的准备基本完成。

  出击湖广所大幅扩充的军队,也保证了兵力的相对充足。大都督府已经派宿国公塔天宝率军进驻保宁,在嘉陵江水师的配合下,抵挡有可能南下的清军。

  而进军成都,也是整个北进计划的一部分。

  在成都立稳脚跟后,袁宗第将派军逐渐北进,最终是驻守剑阁,与保宁的友军,对朝天关、广元的清军形成夹击之势。

  船只启航,上百艘大小船只鱼贯而行,沿长江南下,向宜宾驶去。

  袁宗第走进船舱,与舱内的新任四川巡抚蒋尚膺、成都知府张公诲拱手见礼。

  蒋尚膺的任命是黄立亲下的,让其独当一面,也是对他的看重和信任,以及老蒋全力支持的回报。

  “成都有十几万人口,少说也能再征召一营兵丁。”蒋尚膺给袁宗第推过一盏茶水,笑着说道:“如此,王爷便能率三营兵力进驻剑阁。”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