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第370章 月夜进杭州(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70章 月夜进杭州(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第二天上午,赵柽开始在杭州护城河对面搭设箭塔。

  城内的贼军自然不会让他顺利完成,纷纷在城头放箭。

  可赵柽这箭塔搭设的比较远,在一箭之地开外,城上的箭矢到了箭塔这边,便已经无力,基本伤不了人。

  无论是方百花还是方十五,都心中纳闷,不知这种距离的箭塔对杭州城能起到什么威胁,毕竟他们固守为主,不会主动出城,而赵柽也不围困,只在城北这边活动。

  箭塔一共搭了三座,都比较高,虽然没到城头比齐,可也差不太多。

  随后赵柽就将床子弩摆到了箭塔两侧。

  他从东京共带来了十架床子重弩,其它各类弩机弩车,不下上百。

  十架床子重弩中有五架是八牛弩,五架是千步弩。

  至于其它的中轻型弩,则有大合蝉弩、神臂弩等。

  箭塔到杭州城头这个距离,想要有效射杀,只有八牛弩和千步弩能做到,便是中弩的大合蝉弩还有双弓弩,都无法完成。

  这种重弩虽然是利器,但却容易损耗,不然的话直接拿这玩意儿一直攻城就是,根本不用弓箭之类配合。

  八牛弩一般射上三十次便会废掉,而千步弩更少,只能射十次左右,弩车就会报废。

  后来抗金名将吴玠发明了一种五弓床子巨弩,力道更猛,威力更大,可惜这种巨弩就连十次都射不上了,大概五七次的样子,就得拆换上面弦柄。

  损耗太高,机动性太差,但是威能真的很大。

  真宗朝时,澶州之战,威虎军头张瑰就用八牛弩射杀了辽国统军主帅、顺国王萧挞凛,直接促成了澶渊之盟的签订。

  所以,这八牛弩威力巨大,绝非浪得虚名。

  赵柽命人将箭塔旁五座八牛弩全部架上,他没用千步弩,虽然千步弩距离更远,但破坏力却没有八牛弩大。

  射杀对方主帅什么的他倒不想,毕竟当年张瑰也是有运气成份在内,而且那一次距离要比眼下近得多,可以仔细校准。

  随着一声令下,每几十名军兵绞轴张弦一弩,五座八牛弩弓弦嘣响,五只弩枪呼啸而出。

  这八牛弩的弩枪“木干铁翎”,世称“一枪三剑箭”,状如铁枪,上面三片铁翎就像三把剑一样。

  八牛弩若遇矮城,还可以发射“踏橛箭”,成排成行地钉在城墙上,攻城兵士藉以攀缘而上。

  但杭州这种高城自然不可,就算钉了一排踏橛箭,只踩着这玩意儿上城,怕是城头敌军还没有什么举动,自家一个失脚就掉下去摔死了。

  五支一枪三箭剑直轰杭州城头,说是轰其实一点都不过分,因为这种八牛弩的弩枪在锋刃后面还带着一只拳头大小类似锤头东西,弩力惯性加成,便是石头都能打碎。

  杭州城上也有弩,但却没有这种重弩,昨天方古醒来后画了一张杭州城防图,上面述写了城内军械多寡,杭州原本是有重弩,但城破之前都被守军推落了城下,摔得不成样子,所以赵柽今日才让人在一箭之地搭设箭塔,又用八牛弩试探,否则城头重弩射下,这箭塔都是难以搭成。

  五支弩枪眨眼就到了城头前方,这时方百花和方十五都在,两人一直盯着护城河对岸,隐约看到那边许多宋军似在绞弦,不由暗叫不好,齐齐向旁躲去,边躲边冲军丁大喊:“闪开,都闪开!”

  就听得“轰隆”一声巨响,其中一支弩枪直中城楼,立刻把那青砖垒造的楼角打去了半边。

  还有一支弩枪微微失了准头,打到城垛之上,顿时将城垛打得破裂,砖石碎块胡乱纷飞,迸溅到军兵身上,哪怕穿着甲胄,也都疼得呲牙咧嘴。

  剩下三支则全射入人群,尽管方百花和方十五之前出言提醒,但普通军兵哪里有迅速的反应?被弩枪正中其身的瞬间被击打粉碎,什么盔甲全无作用,血肉骨渣横飞。

  而哪怕是擦身而过的,也都受了伤,城头上躺倒一片。

  方百花见状大惊,虽然之前攻打杭州城时,城上也曾用重弩射击,但她回忆当时的威力未有这般大,而且准头也根本不及,甚至有的弩枪就是从头上飞过,最后落去了哪里都不知道。

  “架盾,架盾!”另一边方十五大喊,厚密的胡子下脸色凝重,他是铁艺匠人,对弓弩熟知,这八牛弩的弩枪与众不同,杀伤力极大,若是没盾桩防护,简直就是无所匹敌。

  军兵们闻言立刻从后方搬出盾桩,这东西却不是他们自家的,而是杭州城原本就有,乃是海碗口粗细的木干用牛筋等物绑缚一起,后面可藏两到三人,能抵挡投石车、弩炮之类的攻击,下面有支脚,不用人扶就可以立在地面。

  一排排盾桩竖起,虽然看着安全了些,但是城上军兵的视野却被挡住许多,方百花站在盾桩后皱眉道:“十五哥,倘若宋军用这种重弩掩护攻城该如何是好?”

  方十五摇了摇头:“怎会那般简单,这种重弩容易损耗,射不了太多就会废掉,我不信他这禽王会带来许多重弩,何况这盾桩虽然遮挡了咱们视线,又何尝不是挡住了对方的探视?”

  方百花闻言深以为然,不由点了点头。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