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涛的一系列询问,让徐远山有种错觉,以为杨小涛懂化学。
而实际上,杨小涛说的这些东西,都是前世上学的知识。
至于能留在脑子里的,大部分都是电解氯化钠这种层次。
至于元素周期表只是背到钙,后面的早就忘了。
想要学习化学,要么去学校回炉,图书馆充电,要么就等着开出个子技能,来个化学精通,一步步点上去才行。
徐远山之所以这么想,纯粹是这些天的事折磨的。
化工厂需要发展,人才必不可少。
可现在国内的化工人才不多,有数的几个大师都在沪上、金陵几个大厂里,他们这四九城的化工厂,起步较晚,国家想要支持也得有人支持啊。
没办法,他只能自己想办法,挖掘人才。
为此他可是经常往大学里跑,为的就是招揽人才。
但效果,一般般。
至于化工厂的发展,也是头疼。
想要发展,就得有产品,还是能够被认可的产品。
可现在,国内对于这些产品的需求,实在是不多。
拉不起来内需,他们产出的东西没人用,哪还做了干嘛。
“叔,这国外搞得大棚就是用的塑料薄膜,而这塑料薄膜就是聚氯乙烯,你们化工厂可以搞出来的。”
“还有化肥,这东西对土地有好处,像什么碳酸铵,尿素啊,都有用啊。”
徐远山听了皱眉,大棚他知道,化肥也知道,但这两项技术,化工厂没有啊。
“这东西,我们技术不过关。”
“技术不过关可以学啊,图书馆里的书有这方面的资料,而且你们可以把化肥单独列出来,今后农业生产少不了化肥。尤其是高产作物的出现,对肥料、土壤的要求越来越高。”
“农民种的地产量高,咱们其他行业干起才来才有底气啊。”
“至于大棚,你们可以跟地方合作啊,你们提供塑料薄膜,产出的农产品你们可以优先购买使用,一举多得啊。”
杨小涛说着有些兴奋,要是大棚搞起来,有小薇在,冬天也能吃葡萄、草莓啊。
徐远山也被杨小涛说的心理痒痒,“对了,你们杨家庄不是跟农业部有联系吗?既然你说了,这事你帮忙问问。”
“这个倒是容易,回头我去跟农场说说。到时候,咱们先搞两个大棚,解决冬天的青菜问题。”
“好,我回头就让人研究塑料薄膜。”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一旁的徐鹏又跟不上了,不是说化工厂吗?
刚才他还在想课本上的化学式能不能帮老爹说句话,可转眼间就说道塑料薄膜种地上了,思维有些跟不上,而后又听两人说起高压锅的事。
徐鹏彻底放弃了,也不想着表现了,老实的拿起茶壶给两人倒水吧。
杨小涛和徐远山说了会,家里已经做好饭菜,几个人围绕着桌子做好。
杨太爷和徐老爷子坐在一起,脸上不时露出笑容。
“老哥,这是我家老二,老大在北边,就他在身边。”
徐老爷子在饭桌上介绍徐远山,后者端起酒杯,两人碰了一下。
“见过,上次在小涛家见过,都是好样的。国家就是需要你们这样的。”
“这是我孙子,小鹏,叫爷爷。”
徐鹏赶紧起来,一旁的妹妹徐丽也乖巧的站起来,“杨爷爷好。”
“哎,好,都是好孩子,长大了,一看就是文化人!一定要有出息,要继续为国家做贡献。”
“是!”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