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明英华> 307 出去一趟,要办好几件事(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307 出去一趟,要办好几件事(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谨记督台嘱托。”

  出了都督府,晋商常仲莘殷勤地迎上来。

  进到骡车中,郑海珠笑吟吟道:“常公子,都督应了我去见林丹汗,我那日与你交待的想法,你觉得如何?”

  常仲莘一叠声道:“蔽府能得夫人驱遣,求之不得。”

  郑海珠要常仲莘一起跟去蒙古,乃是想用他这个晋商的眼力,沿途收集商业交易中银钱流通的信息。

  在晚明这个时代,以江南、两淮和山西为典范,土地资本转化为商业资本,已经不仅仅是理念,更是实践。

  山西的土地内卷化濒临极限,大量的男性剩余劳动力,不像南直隶那样进入丝织作坊,而是成为小商人,关内关外地跑码头。

  商业资本进一步转化为金融资本,简直是必然的。

  郑海珠穿来此世,在江南亲见过“钱庄”、“柜房”的机构,也用过银票送礼或者提钱,但那些,更多的是像收取手续费的银库,不怎么经营放贷业务,并非后世意义上的金融企业。

  与江南比,山西的商路生态,更有利于催生“票号”的产生。

  故而,郑海珠相中具有押运能力的常家,带在身边开始磨勘,就是想将历史上清代中叶才开始大发展的晋商票号业务,尝试着让常家来试水。

  蒙古人和俄罗斯人,目前还没有银通货的概念,以马换茶与丝,甚至以直接掠夺的方式获得皮毛,是蒙、俄的行为特征。

  在即将到来的西伯利亚至远东的国际贸易中,倘使明帝国能提前主导商业规则,辽阔的草原上,后世的恰克图、满洲里等边贸城市,都可以开设明人做东家的金融企业——从事汇兑与存款放贷业务的“票号”。

  郑海珠一路与常仲莘大致说了些票号的基本概念,到了客栈后,又与常仲莘交待几句出关的准备事项后,命他退下。

  许三关上门,透过窗缝向外看了看,才回身给郑海珠添上热茶,压低了声音说起此行的另一桩计划:“夫人,让咱的人,把蒙古人的行踪,放出风声去吧?”

  郑海珠听出他嗓音中的兴奋之情。

  “许三,事儿肯定得这么办。但时辰什么的,我们要算准。”郑海珠靠在椅背上,一边闭目养神,一边缓缓叮嘱道。

  “夫人放心,蓟镇到宣府,手下兄弟都已踩过点。夫人此前让马将军写的手书,也是小的亲自送到蓟州的,马将军的副将看完就烧了。”

  郑海珠冷笑:“杜松一定想着,鞑子抢西边,只要不攻城,他自己的人犯不着拼命,让川军出关点个卯,受苦受累或者接敌中死几个人,他才不在乎。”

  “马将军的副将也是这么说的,所以他们这几日,就应在蓟镇的边墙外游走了,只等我们给讯,立时扑过来。”

  “嗯,应该不会太久,”郑海珠揉着太阳穴,“蒙古人和女真人,拿的拿,抢的抢,都急着回家过年呢。”

  她顿了顿,又道:“枣花呢?现下在关外还是在城里?”

  “她,在张家口,咱们和昂格尔出塞时,会经过张家口,我要不要让她来见一眼夫人?”

  “不见,”郑海珠淡淡道,“张家口,不是我和她该见面的地方。”

  终究又带着惦念之意问许三:“她在蒙古这小半年,吃苦了吧?”

  许三宽慰道:“夫人放心,咱兄弟都照应着。再说了,她那彪蛮的本事,跑小买卖时,偶有那不知好歹的臭男人想占她便宜,被她揍得差点断子绝孙。”

  郑海珠笑了:“好,这次,她彪蛮地出一次手,就可以往东边去。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正蓝旗旗主,能用上我们给他准备的大礼了。”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