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1978.诸藩人口(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1978.诸藩人口(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zw443sx

  “皇爷,根据各藩的奏报,现统计如下:唐藩,编民十一万三千余户,约四十二万口。”

  可以肯定,各藩都有瞒报,所以,现在呈现在朱由崧面前的数据都不准确,以至于司礼监这边就只能提供非常含糊的数据。

  “其中弘光五年以后前往唐藩的内地百姓约二万户、九万余口。”

  说到西贡地,其实在早些年就有大量的大明移民了,所以真要仔细算的话,唐藩这边的大明移民占比,应该算是排在真腊族之后的第二大族裔,但与安南族、占城族相比,其实也多出来的也就12个百分点而已,人口优势非常有限。

  所以朱由崧指示道:“应该告诉唐藩,安南现在重归大明治下,要把安南族当做汉族来对待,优先予以归化!”

  没错,安南族是汉文化圈一员,与印度文化圈的真腊、伊斯兰的占城不一样,更容易接受大明的统治,所以,应该尽可能的使其融入海外汉人的群体,然后才好以扩大了的唐藩汉民群体来主导唐藩接下来的民族融合。

  留任司礼监的李保应道:“是,奴婢稍后一定将皇爷的意思告知周藩了!”

  朱由崧示意李保继续报告,就听李保往下说道:“益藩,编民十万零八百余户,约四十万口,其中弘光五年后前往益藩的内地百姓约一万五千户、七万余口。”

  益藩在沿着婆罗洲东南海岸线扩张的期间,兼并了大量的穆斯林小国,因此国内主要人口是信奉伊斯兰教的马来族群,汉民虽然占统治地位,但人口总量还是比较少的,好在境内的穆斯林原本都不是一个苏丹国的,所以,彼此之间有着不小的隔阂,不能联合起来,反对汉人的统治。

  “淮藩,编民十万一千余户,约四十五万口,其中汉民一万余户,四万余口;另外,还有娘惹峇峇五千余户、二万余口。”

  淮藩占据的是原巨港宣慰司的故地,此次从晋唐开始就有中国移民了,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都穆斯林化了,但依旧留下来娘惹峇峇这支带有中国血统的族裔,并且这支族裔对母国也是有一定的感情的,因此与新近前往海外的国内移民一样,是可以成为大明海外各藩的统治基石的。

  “邾藩,编民七万户,约三十三万口,其中汉民七千户、三万余口。”

  婆罗洲西南在早年间并不是中国百姓出海后的主选移民地,所以,眼下的三万多汉民已经是邾藩全力以赴的吸纳出海移民的结果了。

  站点:塔^读,欢迎下载^

  “周藩,编民四万户,约二十二万口,其中汉民四千户,一万八千余口。”

  说起来,目前周藩和益藩的汉民人口正在迅速增长,这是因为周藩和益藩都是大明与岱舆之间的必要的经停地,所以每年都有大量的大明出海百姓由于中途晕船需要治疗和修养,而被迫滞留在了周藩和益藩安汶和地帝汶岛上的底里帝力也是移民前往岱舆路上的经停和补给地,因此两地发生的事几乎与益藩首都新益港山打根、周藩首都新周港万鸦老一模一样虽说这些百姓身体好了以后,还是要继续乘船南下前往岱舆的,但也有人因为实在不想再受风浪之苦,就此放弃了行程留在了当地当然,周藩和益藩要给引进这些移民的宗藩以一定的经济补偿。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