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1495(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1495.

  土默特右翼负责进攻的是小石口、大石口、北楼口三处隘道陉谷,其中明代《边防考中记述小石口时称“小石口辖凌云、大石、茹越、马兰等四堡,分管边一百有六里,堡东麻岭、上胡同、白道坡、牛巢峪等处,山谷平漫···由此逸出,盖要冲也”,所以真要想守住小石道,是不能只守卫小石口堡的,于是守备该地的腾骧师左厢旅第三团第一哨便在探访沿线地形后,把防线布置到了道内重要节点天井坪一线。

  但由于敌军可经由麻黄河河谷绕至天井坪后方,所以,第三团第一哨又根据实际需要在天井坪后方的三岔口山岔一线布设了针对性的第二道防线,并由大同城内征调过来的一百七十余名军户出身的义勇兵加以守卫。

  或许有人要问了,直接守三岔口不就好了吗?为什么还要把兵力前置于天井坪一线呢?

  原因很简单,这不,在天井坪与三岔口之间有一条名为接沟的谷道,若守军直接卡在三岔口,则蒙古兵可以通过接沟进入勾注山北坡“平漫”处当然,这样的“平漫”处只适宜战兵“逸出”,蒙古人劫掠的人口、辎重是不太合适通行的然后从容“逸出”,冲入应县南境,威胁各隘守军后方安全,所第三团第一哨才不得不选择天井坪为第一防守阵地的。

  除了以天井坪为第一防御阵地外,第三团第一哨还派遣下属第四队前出至小石道主路中段要点马岚坡布设前沿拦截阵地小石道经由马岚坡时,道路在陡坡下往复折返,长时间暴露在守坡明军的视线及火力打击之下,且马岚坡正面坡度又超过了50°,并不合适攀爬,进攻者非要沿坡下道路行进至坡度较缓的侧面才能爬坡上行,因此就地理要素来说,马岚坡一线是比天井坪更好的阻击阵地;但问题是,在抵达马岚岭之前,进攻者/通行者可以提前转入麻会沟麻黄河河谷,从而避开马岚坡这个阻击点直插三岔口一线,而马岚坡阵地距离三岔口防线的距离足有12公里,若守军将主力放在马岚坡就没办法在三岔口方向需要时及时提供援军,所以第三团第一哨就只能选择距离三岔口只有3公里,但地形优势比马岚坡较差的天井坪作为主阵地,而将马岚坡作为前沿阻击阵地以迟滞蒙古兵的进攻。

  “你立刻赶回天井坪,向哨长他们报告鞑子在桃卜坪分兵的消息。”桃卜坪距离马岚坡坡顶的直线距离大约有4公里左右,以地球曲率,原本明军是看不到对手的行迹的,但由于桃卜坪的海拔较马岚岭整整低了100米,且两者之间没有山丘阻隔,所以居高临下明军在没有望远镜的情况下,也能很大致看清楚蒙古人的行动。“就说,我们判断,往麻黄河河谷方向转去的鞑子兵不下五百人,另有五百则继续逼近马岚坡。”

  队副朱喜武领命而去明军京营队一级没有专职的塘马,所以相关任务就只能由不装备步铳、不影响战力发挥的副队长来执行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