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
夏侯惇带领十万兵马,果真是绕道博望坡而来。
原本,陈群建议他稳扎稳打,先驻扎樊城,自樊城出兵攻打新野。
但夏侯惇却认为兵贵神速,要给刘备等人无法反应的时间,所以出兵一定要快。
走博望坡虽然会绕上一段路, 但却胜在迅疾出其不意。
不多时,一众兵马便来到了博望坡。
见到眼前的山路崎岖不平,山中林木丛生,枝丫干枯,陈群连忙对身边的夏侯惇说道:“夏侯将军,此地山高林深,要小心敌军埋伏,我建议分兵而行,十万大军分为十队,每队先行,待上一队顺利通过,下队再行即可。”
夏侯惇皱了皱眉头,心道这陈群真是文人,太过谨慎了。
“若是如此分兵,岂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夏侯惇说道。
山中纵有埋伏,但至少要两三万的伏军才能有所威胁。
而据他所知,新野城中的刘军,加起来也不过才两万来人。
还有不少民兵!
难道刘备会舍弃新野,全军前来埋伏他不成?
“是会多耗费些时间,不过却是最为稳妥的办法。”陈群皱着眉头说道。
“不行不行,兵贵神速,我在此处多耗费一个时辰,刘备便能多上一个时辰准备,说不定又生出什么其他的变数来。”
夏侯惇摇着脑袋,但见陈群面露不悦之色,他也不好把人得罪得太死, 当即说了一个折中之法。
“不如这样,我率七万兵马先走一步,长文先生带领余下三万兵马,待我离开后,再走便是。”
听了夏侯惇的安排,陈群心中颇为无奈。
不用说,夏侯惇留给他的,肯定是后勤辎重兵马。
这样和没分兵又有何分别?
“将军,长文先生,丞相不是给了一个锦囊吗?此时正好可以打开看看。”一旁的副将于禁,忍不住提醒起来。
闻言,陈群轻笑道:“差点将锦囊忘了,将军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那我拿出来看看。”
夏侯惇也想知道,锦囊里到底写了什么,便立刻从贴身的怀里拿出锦囊,取出了其中的布条。
上面,用方正的字体写道:“逢林点火, 逢空城勿入,遇河袭上游, 善待百姓, 并以食物诱之。”
看完后,夏侯惇有点懵,对身边的陈群问道:“长文先生,丞相这是什么意思?”
陈群看完之后,犹如醍醐灌顶,眼中便浮现出一抹精光。
“我明白了。”
“明白什么了?”
“山林中除了伏兵,最好的手段便是火攻。”
“熊熊大火之下,别说只是十万兵,就算百万,也能焚烧殆尽。”
夏侯惇也反应了过来,同时有些后怕的忘了一眼面前的博望坡。
若是他们十万大军进入山中,待丛林燃起,十万大军能逃出去多少?
毕竟,大火之下,军令难以有效传下去。
十万大军,瞬间就会乱成一团。
后果不堪设想。
陈群笑了笑,道,“夏侯将军,命士卒寻找引燃之物,点火吧,这一次,我们便烧光博望坡。”
“可若是林中没有伏兵怎么办?等火势燃尽,却不知道要等到何时去了。”夏侯惇犹豫了片刻,忍不住问道。
“这是丞相的命令,有无伏兵重要吗?”陈群反问道。
其实他心中猜测,林中极大概率就有伏兵。
因为如果他是刘备的军师,就绝不会让过如此好的机会来埋伏。
这是一个聪明人,必然会考虑到的事情。
除非,刘备的军师,压根就没想过如何对付他们的十万大军。
“这……好吧,我这就去准备。”夏侯惇说道。
此时正是秋冬之际,柴木易燃之时。
刘备军兵分三路。
关羽领三千兵马埋伏于山中,待山中火起,便突袭夏侯惇的辎重部队,烧尽粮草,让夏侯惇的十万大军饿着肚子打仗。
张飞领着三千兵马去了博望城,烧毁夏侯惇临时屯放在其中的粮草。
赵云领两千兵马守候在博望坡之后,待曹兵自火势中冲出后,负责追杀逃兵。
至于刘备,则是率领三千铁骑作为后援,负责支援各部。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