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击败丁奉施绩之后,司马昭的声望再次高涨。
各地纷纷进献祥瑞,其意不言而喻。
曹魏只剩下一张皮,也不差最后一步了。
皇帝曹奂非常自觉,朝中大事从不过问,每天坐在龙椅上,异常听话。
司马昭让他往东,他就往东,让他往西他就往西。
不过司马昭没有被冲昏头脑,当街弑君的罪名顶在头上,最后一步无论如何也迈不出。
“今年所募之军全为河北雄壮之士,乌桓突骑七千众,辽东三部进献勇士八百七十人,各大士族进献族中子弟、部曲近五万众,洛阳带甲之士已有二十六万!”贾充的语调中都带着喜气。
每多一个士卒,中原就安稳一分。
士族们吃饱喝足之后,也非常够意思的支持司马昭一把。
司马昭感觉自己的实力已经超过冯飒大战前。
这才是占田制推行的第二年。
“如今兵甲已足,粮草俱丰,秋收之后,当奖率三军,可一鼓荡平关中!”司马炎没有经历冯飒大战,所以雄心勃勃。
这也是他的幕僚们共同谋划的。
如今秦国正在度田,国中叛乱四起,当举倾国之众,直扑关中,步步为营,用国力碾压长安,响应河西蜀中的叛乱。
让杨峥抽不出手去平叛。
消耗个两三年,秦国必然崩溃。
有潼关在手,进攻的主动权就在司马家手中。
司马昭也颇为意动。
如果能击败杨峥,夺回关中,也就能掩盖当街弑君的臭名。
“大王不可!”关键时候,贾充站出来冲司马昭拱手,又向司马炎拱手,“大王莫要忘了淮北还有钟会!”
也只有贾充对钟会念念不忘。
司马昭的脸沉了下来。
钟会这一年多来异常低调,即便襄阳大战之时,也老老实实本本分分。
该交的赋税一丝一毫都不少。
多次上书司马昭,重叙当年之旧情,钟会还信誓旦旦的指淮水为誓,绝无背叛之心……
还走通了荀顗的门路,让颍川的荀、陈、韩、辛几大士族一起为钟会说好话。
荀顗是荀彧第六子,在颍川士族中属于老古董一般的存在。
当然,司马昭没真的老糊涂了,钟会信里的指淮水为誓,怎么看都像是在故意嘲讽……
“若非公闾所言,几忘此贼也!”司马昭咬牙切齿。
当年冯飒大败,钟会拥十数万大军直扑洛阳,这是绝无叛心?
两人自幼相识,对方什么德性心知肚明。
“钟会诡计多端,如今隐忍不发,必有重大图谋,且其在淮北,收聚人心,招募士民,开垦荒田,效仿杨贼,行府兵之制,以淮北良田养兵近十万,此为国家之大患也!”贾充不弄死钟会,永远不会甘心,每每想起当年钟会对自己的蔑视嘲弄,他就怒不可遏。
“加大将士训练,秋收之后,先击淮北!”只要不是打秦军,司马昭信心十足。
从洛阳出兵,顺颍水而下,青徐兖豫荆扬,四面围攻,钟会的命运也就到头了。
其实废除屯田制、解散屯田客时,钟会的命运便已经注定了。
其后,司马昭下令青徐兖豫荆扬六州,训练士卒,积蓄粮草。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