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走出一步,恭维道:“是皇上聪敏通达,有惊世之智,才有今日思政学府之伟力。”
面对夸赞,任谁都会愉悦。
朱允炆原本低沉的情绪一扫而空,道:“朕思白莲教问题,病症在于民智为启,文教不兴。欲将思政学府教育之纲领、内容,编纂成册,分发县学、府学与国子监,作为与儒学、数学并列的第三门大课业,你们意下如何?”
解缙、郁新等人顿时一愣,面对这个问题没有丝毫准备,一时之间都没有说话。
思政学府最初的设定,只是面向官员,比如已经进入官场的,包括六部要员,比如刚刚进入官场的,新科进士、翰林编修等。
而国子监、府学与县学,说到底除了国子监中的“举监”外,其他人距离“官”还有多少场考试呢,这有必要给他们上思政教育课吗?
即便是皇上想要将思政教育纳入课业,也不需要放在儒学、数学这种最重要位置吧?
解缙皱眉,委婉地劝道:“皇上,府、州、县学课业中,加入杂学已让其承压,各地亟需训导,且若再加课业,会不会引读书种子不满?”
郁新眯着眼看向解缙,此人往日里都是顺着皇上,今日怎么竟反着来了?
明白了!
他在担心思政学府的地位被削弱!
国子监祭酒可以说是监生之师,日后这些监生高中,那在情感与立场上,往往会倾向于祭酒,甚至一些人会成为祭酒的门生。
门生关系,根深蒂固,这可是不容忽视的力量。
而解缙当下不仅坐镇内阁,深得皇上信任,还兼任着思政学府祭酒,是百官之师,虽然解缙这一层身份未必可以赢得朝中老人的支持,但却足以赢得后进官员的支持。
解缙完全可以凭借着这一层关系,在翰林官、新晋进士中培养自己的“嫡系”。
可若是思政教育不再是思政学府的“特权”,而是成为一项普遍性的权利,那思政学府本身就没有了神圣性,大家也就习以为常。
从这个角度来看,解缙有必要稳住思政学府祭酒的威严与地位。
郁新旋即走出,高声道:“皇上,臣认为此举可行。思政教育脱胎于儒学,悉为儒学精粹,不过集中在人为处事、为官之道,政治抱负之上,加入府、州、县学实属必要。”
方孝孺思索一番,微微点头,赞同道:“文教不兴,民智愚昧,方为白莲侵染,既是如此,朝廷当大兴文教,府、州、县学中加入思政教育,有助天下读书种子自幼年便立志为国为民,臣附议郁司业。”
解缙有些着急,连忙看向姚广孝,示意姚广孝为自己说句话。
姚广孝依旧如往常,镇定自若地盘着佛珠,开口道:“在府、州、县学中加强思政教育,有利国民,然思政学府毕竟承载着京官思政教育之重任,不可因旁顾府、州、县而荒废思政学府,臣请设思政学府为中央思政学府,为大明最高思政学府,有教材编纂之权。”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