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唐王无话可说,身居上位者,最忌讳的就是手下不忠。
毕竟是封建社会,人分三六九等,哪怕唐王开明,也不能公然袒护不忠之人。
家仆弑主,这是重罪!
唐王如果继续偏袒,那岂不是认为弑主无错。
要是人人效仿,不是鼓励别人造他的反吗?
不过这些都是夏侯的一面之词,唐王并未全信:“你可有凭据?”
夏侯反问:“陛下想看?若臣下有真凭实据,陛下又该如此处置十三先生?”
这话怼得唐王差点吐血。
是啊,如果夏侯真的证明了歪嘴宁缺以下犯上,杀主求生,他该如何处置?
如果是一般人,唐王肯定会将其判刑,以正法典。
可歪嘴宁缺是书院的十三先生,夫子的弟子。
而夫子是唐国的靠山,是他最尊敬的人。
现在唐王越看夏侯越心烦,他实在没想到,绕来绕去,最后居然把自己给绕了进去,弄到现在左右为难的地步。
亲王李沛言却不想放弃这个机会,他对于夫子的怨念深重,当初就是因为夫子的一句话,他才错失皇位。
对此,李沛言一直耿耿于怀。
而且当初冤枉林光远叛国,他也有份。
没有人比冤枉你的人,更知道你有多冤枉。
李沛言很清楚当初是自己伙同夏侯等人陷害的林光远。
如今歪嘴宁缺要复仇,他同样是对方报复的对象,自然是抓住机会就往死里整。
“宁缺以下犯上,弑主求生,如此卑鄙无耻之人,却成了夫子的弟子,看来夫子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李沛言的话一语双关,意有所指。
最是无情帝王家,他和唐王是亲兄弟没错,可关系并不好,看到唐王为难,他就高兴。
昊天道南门国师开口:“此事皆是夏侯将军一面之词,臣认为不足为信。”
夏侯不怕事大,事越大,积分越多。
当下说道:“何不传十三先生当殿对峙,他不是一直想知道真相么,就怕这个真相,他承担不起。”
林光远这件事上,夏侯有错,他冤枉了林光远,但夏侯觉得自己是在拯救世界。
在出发点上,或许被迫的成分居多,可他认为,自己是为了消灭冥王之子,在大义上,自己是正确的。
就算再来一次,以当初的情况,夏侯还是会做出相同的选择,而且会做得更绝。
相比之下,歪嘴宁缺是自救没错。
可在这个封建时代,身为下人,为了活命,居然杀死少主,这种事在朝堂的一众官员的眼中,是绝对不能饶恕的大罪。
因为他们都身居高位,很容易代入角色。
设想一下,如果自己遭难,下人却杀了他们的孩子而活,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肯定想是弄死这丫的啊!
夏侯这一招以退为进,祸水东引,成功把众人的注意力,从林家叛国案,牵扯到歪嘴宁缺杀害林家少爷的问题上。
如果唐王想继续公事公办,夏侯或许不好过,歪嘴宁缺肯定也会跟着遭殃。
而且一旦把事坐实,歪嘴宁缺的名声必然被毁。
一个弑主不忠之人的话,又有多少人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