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在位21年,通过科举而得官的将近一万人。宋仁宗在位41年,单由进士一科而得官的就有4517人。从宋太祖朝后期起,举人经礼部省试之后,还必须再通过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录取才算合格。一时间“天子门生”遍天下。中国历史上很多重大发明都出现在北宋。被世界认可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使用活字印刷术三大发明都产生在北宋。在11、12世纪内,中国大都市里繁华的生活可以与世界上任何其他城市相媲美甚至有过之。
在文学艺术上更是名人辈出,登峰造极,堪比盛唐,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文学艺术高峰,也是中国历史上文学方面最强大的封建王朝之一。正如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所说的:“华夏民族的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明代学者宋濂称:“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在‘唐宋八大家’中,只有韩愈、柳宗元为唐人,其余六人均为北宋人。”北宋词人众多,佳篇迭出,可以说是词的花海盛宴。着名的词人就有晏殊、欧阳修、张先、晏几道、范仲淹、柳永、苏轼、秦观、黄庭坚、周邦彦、李清照等。而柳永、苏轼、李清照更是璀璨夺目,光耀华夏。书画方面也是地位显赫,成就斐然。以帝王之笔取众人所长独出己意创造出“瘦金书”的宋徽宗,书法可说是别具一格,极具个性色彩。宋徽宗本人从客死他乡到书法万古流芳,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宋太祖赵匡胤被称为南柯一梦就“黄袍加身”的皇帝,他用武力和阴谋夺了后周的政权,却害怕历史的复制和重演,便“杯酒释兵权”,建国后采取了以文立国的国策,实行文人统治。广开言路,百家争鸣,“言不杀头”。大臣参与决策与执行政策的权力比前朝都大。庙堂之上,君臣争论不已;江湖之中,书生指点江山。这种开明的政治气氛,造成知识分子政治上有理想、文化上有创新、道德上有追求、生命上有保障,为宋朝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北宋还有很多很多奇特,不仅在文学、书画、科技发明等领域,即使在哲学上,也出现了以“北宋五子”周敦颐、张载、邵雍、程颢、程颐为首的一批理学家,他们以儒家哲学的特殊形式,着重探讨义理和性命之学,称为理学,又叫道学,超过唐代,影响深远。
北宋的奇才,更是旷世。不说别的,就说苏轼,文学上是一座高峰,连书、画也是一座座丰碑。人品、学识、才情、胸怀……更是全职全能,天下无双!
当我们登高望远,面对滔滔江水,会禁不住高声吟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我们中秋佳节合家团聚,望着皎洁明月,会禁不住深情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当我们徜徉在庐山风光中,会禁不住感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沉醉留连西湖美景,会禁不住发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当我们遭遇人生的无常,会禁不住发出无奈的叹息:“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当我们面对生活的挫折,会禁不住宽慰失意的自己:“回首向来潇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北宋学士院(翰林院)是高级知识分子和文化精英上班施才的地方,地位高,品位高,待遇好,与皇上和国家的决策层相处在万人之上,太宗皇帝赵匡义就很羡慕学士院,当着皇帝还想着当个翰林学士。只是翰林院在编人员有限制,只有少而又少的六名。王禹偁就在太宗至道元年(995年),走进了这个至高至上的翰林院,任翰林学士,直接为皇上秉笔服务。
王禹偁,生于后周太祖郭威显德元年,公元954年的秋天,卒于宋真宗赵恒咸平三年的1001年秋天,享年48岁。祖籍澶渊,今河南的濮阳西,生于山东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世代务农,标标准准一个农家孩子,并且是一个以磨面为生的苦难的农家孩子。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